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2
00:00 / 04: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56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2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打卡武汉黄鹤楼,观天下江山第一楼,领略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风采 江南有名楼,黄鹤之为最。位于湖北武汉长江之滨的黄鹤楼是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其巍然矗立于武汉武昌蛇山之巅,俯瞰浩荡长江,黄鹤楼以其千年兴衰与不朽诗情,成为中华文明中一座璀璨的文化灯塔。这座“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历史,可追溯至三国烽火年代。 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东吴黄武二年),最初作为夏口城的军事瞭望楼,在刀光剑影中诞生。晋灭吴后转型为游宴名楼,却在千年间历经劫难——明清两代竟七度被毁,又十次重生,最后一座清代楼阁于1884年焚于大火,仅存铜铸楼顶见证沧桑。因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占用原址,1985年在蛇山新址重现雄姿,以清代“同治楼”为蓝本,却以51.4米的巍峨高度超越历代。 新建的黄鹤楼将传统美学与当代技术完美融合:由72根巨柱撑起五层飞檐,有60个翘角凌空伸展,如黄鹤振翅。10余万块黄色琉璃瓦覆顶,在阳光下流淌金光,其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终结了古楼屡遭火劫的命运。 关于“黄鹤”之名源于双璧传说:一说因建于“黄鹄矶”而谐音得名,更动人的是道士画鹤报恩的仙话——酒店主人辛氏的善心换来神奇黄鹤舞,最终道士乘鹤而去,留下“黄鹤楼”的永恒记忆。 真正让黄鹤楼名震寰宇的,是唐代的诗笔风雷:崔颢一首《黄鹤楼》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苍茫意境冠绝千古。李白在此送别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吟咏更添风流。相传诗仙登楼见崔颢题诗,竟慨然搁笔。 登临今日黄鹤楼,三重飞檐外长江如练,武汉三镇气象万千。它不仅是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的“江南三大名楼”,更是中华文脉的象征——每一块琉璃瓦都折射着诗词的辉光,每一根梁柱都支撑着不灭的文化精魂。这座浴火重生的建筑传奇,依然在蛇山之巅续写着属于中华民族的“黄鹤”新篇。#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武汉市武昌区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黄鹤楼 #长江 #火车 #武汉 黄鹤楼:长江畔的千古名楼与交通枢纽坐标 黄鹤楼坐落于武汉武昌区蛇山西山坡,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闻名遐迩。其地理位置极具辨识度——紧邻长江大桥,登顶可将长江大桥、龟蛇两山及武汉三镇风光尽收眼底,是武汉的“城市地标”。 长江:黄鹤楼的“活背景”,交通与景观的双重纽带 长江穿城而过,将武汉分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正位于长江南岸。站在黄鹤楼主楼五层,可远眺长江的浩荡气势;而长江大桥(横跨长江的标志性桥梁)则是黄鹤楼的“近邻”,游客可在黄鹤楼西门或长江大桥桥头堡拍摄“火车穿越大桥”的复古场景(绿皮火车每10-15分钟一班),古今交融的画面极具感染力。 火车:连接黄鹤楼与武汉及周边的重要交通方式 到达黄鹤楼的火车站点: 武昌火车站:距离黄鹤楼约2.4公里(步行30分钟或乘10路公交直达),是距离黄鹤楼最近的火车站,适合乘坐普速或高铁抵达的游客。 武汉火车站:距离黄鹤楼约14公里(乘地铁4号线转5号线至司门口黄鹤楼站),主要停靠高铁/动车,是武汉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 汉口火车站:距离黄鹤楼约10公里(乘地铁2号线转5号线),适合从汉口方向前来的游客。 火车与黄鹤楼的“联动体验”: 武汉长江大桥上的铁路层是拍摄“火车与黄鹤楼同框”的最佳机位,尤其是傍晚时分,夕阳洒在长江上,火车穿过大桥的瞬间,画面充满烟火气与年代感。 武汉:黄鹤楼与长江、火车的“融合之城” 武汉因长江、汉水交汇形成“三镇鼎立”的格局,黄鹤楼作为“楚天第一名楼”,不仅是长江文化的象征,也是武汉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游客可从黄鹤楼出发,乘地铁5号线直达武昌火车站,或乘10路公交前往汉口火车站,便捷连接武汉及周边城市;而长江大桥作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既是交通要道,也是黄鹤楼周边的核心景观,串联起历史与现代的对话。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