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6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一杯酒,一辆车,三条命,同样是醉驾撞死人,有人判死刑,为何有人却只判七年?关键就在于这4个字—主观故意!今天用一起真实案件,说透法律如何区分‘过失’与‘故意’的生死红线!2019年的某个雨天,杜某酒后驾车连撞4名少年,造成3死1重伤的严重后果!杜某酒精含量是88,毫无疑问是要认定全责!但法院最终认定杜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7年有期徒刑!那么为什么不是判处更重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呢?该罪名与杜某的醉酒撞人行为类似,可以判处无期和死刑呢?那么案件的核心证据就藏在这四个细节里—第一点:杜某撞人后停车报警没有逃逸,撞击后立即刹车、主动拨打110在原地等待;第二点杜某具有14年驾龄,但无危险驾驶史;第三点:事发时是阴雨天,杜某低速行驶,无超速飙车;第四点:杜某主动赔偿4.8万:虽然是杯水车薪,但证明其有悔罪态度。那么以上案例可以分析出,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两罪本质区别在行为人是否放任死亡结果! 交通肇事罪的心态是过失:心理活动是‘我觉得不会出事’(轻信能避免);客观表现:一次撞击+事后报警、救人、赔偿等行为补救。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心态是故意:→ 心理活动是‘撞死人也无所谓’存在放任的扭曲心理,客观表现是连续冲撞+逃逸。这起案件给所有司机敲响警钟——醉驾后踩下的每一脚油门,都在改写你的人生价码!提醒所有司机记住两条铁律:第一条:方向盘不是赌桌:别用‘我以为’赌别人的命,第二条:逃逸等于自杀:多撞一次,刑期翻十倍!法律从不惩罚‘喝醉’,但惩罚的是对生命的傲慢和无视。#河南交通事故律师 #交通肇事罪#以危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醉驾辩护律师 #正能量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