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重磅解读】国考年龄放宽至38岁!大龄考生的春天来了? 背景分析: 这个政策是国家人才战略的深谋远虑。 1️⃣“银发浪潮”与人才红利: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国家需要更充分、更长久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本。将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壮劳力”纳入公务员招录范围,是盘活人才存量的关键一步。 2️⃣打破“35岁门槛”的破冰之举: 长期以来,“35岁”就像一道魔咒,横亘在职场人面前。国考作为“风向标”,此举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旨在引导全社会打破年龄歧视,树立“人尽其才”的用人导向。 3️⃣满足多元化岗位需求: 一些专业技术性强、需要丰富实践经验的岗位(如高级工程师、资深会计师、法律专家等),年轻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沉淀。放宽年龄限制,能精准吸纳这些“即战力”。 政策影响: 🌟 重大机遇:最给那些在体制外积累了多年经验,却因年龄被挡在门外的优秀人才机会,同时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 “老中青”结合的队伍更具韧性。 ⚠️ 潜在挑战:竞争格局更复杂: 对于应届生和年轻考生而言,竞争对手池子扩大了。对于“大龄考生”来说,如何平衡工作、家庭与备考,是必须直面的难题。 备考对策: 给“大龄考生”(30-38岁): 1. 提炼核心优势,打造独特人设: 请深度挖掘你过去职业生涯中的项目管理能力、复杂问题处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在面试中,用具体案例证明你是“来了就能上手”的人。 2. 精准选岗,发挥经验价值:重点关注与自身工作经历高度相关的专业技术类岗位。你的经验就是你最硬的“敲门砖”。 3. 心态归零,高效备考: 承认自己在记忆力和应试技巧上可能不占优,但要发挥理解力强、逻辑清晰的优点。报班或组队学习,用方法论弥补时间不足,实现高效备考。 给“年轻考生”(35岁以下): 1. 化压力为动力: 不要惧怕竞争,而要将此看作一个向经验丰富者学习的机会。 2. 强化自身“锐度”: 你们的优势在于学习能力强、可塑性高、充满干劲。在备考中,要夯实理论基础,在申论写作和面试答题中展现出思维的创新性、反应的敏捷性和对未来的激情。 3. 早规划,早准备 国考年龄的“破冰”,是国家送给所有心怀公职梦想的人的一份礼物。它告诉我们:梦想,从来不惧年龄;奋斗,永远是最好的答卷。#考公年龄 #国考 #国考公告 #国考报名 #选岗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