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1-5条学习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第五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教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0:00 / 1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33183月前
修订新规定啦2026年1月1日实施,事关每个人都了解一下吧。 • 情节严重的未成年违法者可以依法执行行政拘留: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14-16周岁以及16-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或者14-16周岁一年内二次以上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执行拘留。 • 高空抛物问题具体惩罚:根据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高空抛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若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还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惩处。 • 明确规定快递员不经过允许不可以随便放快递:新修订的《快递暂行条例》规定,快递员必须按照约定地址投递,未经同意,不能擅自将快递包裹放进驿站或者快递柜。 • 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不得要求中小企业接受不合理的付款期限: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不得要求中小企业接受不合理的付款期限、方式、条件和违约责任等交易条件,不得拖欠中小企业款项。 • 不得教授小学阶段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及校外培训机构均不得向学前儿童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小学必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零起点教学”。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