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国考报名第二天,聊聊为啥缩招了 国考缩招意味着什么,哈喽,大家好,国考公告大家也看到了,今年招3.81万,很多同学都在着急“为啥突然不扩招了?”要知道过去的六年里,国考每年都在扩招,而且不是一般的多。 2020年才招2.41万,2023年突破3.7万,去年2025年更是到了3.97万的峰值。但2026年直接回落至3.81万,少了1621人,降幅约4%——这应该是近年头一回收缩,难怪大家慌。 那为啥突然缩招了?不是“铁饭碗”不香了,省考会缩招吗?其实从今年各类招录公告来看,公告招录都在缩招,可以说是稳中有降。这也很好理解,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机构改革和技术进步在“提质减员”。这两年一直在提“精兵简政”,2023年机构改革后,不少重叠职能合并了,更关键的是技术替代,大家都看到的新闻就是,深圳福田区都有70名AI公务员了,公文处理快90%,执法文书秒生成,所以继续缩招是趋势。 第二,财政压力倒逼“精打细算”。这个不方便过多展开,反正就是“保工资、保运转”。 紧日子需要从编制入手,缩减人员,减少开支。 第三,政策从“保就业”转向“提质量”。前几年扩招,很大程度是帮大家稳就业。但今年不一样,民营企业、新能源这些行业招聘需求涨了15%,就业市场回暖了。国考也跟着调方向,年龄放宽到38岁,应届生身份认定范围扩大,就是想招需要的,而不要让公考成为稳就业的神器。 那未来会咋发展?备考该咋调整?结合这几年趋势,大概率三大方向,一是 第一,岗位越来越“专业化”。相信各地要求也会水涨船高,限时消灭三不限,再是消灭低学历,所以如果正在准备走入体制的,甚至高考选择专业,也一定早做打算。未来,像数字经济、生态环保等新兴领域岗位逆势涨了40%,但“三不限”岗位竞争都快1000:1了。 第二,基层岗位是“黄金赛道”。想考,大概率往基层去,今年县乡级岗位占比高达73%,定向基层服务人员的计划就有3000多个。未来省考大概率更是如此。 第三,相应的考试能力也会有微调,除了去年的政治素养,未来题目应该也会更加务实,能力要求从“会做题”变“能干事”。现在申论案例分析题越来越多,面试全是实际工作场景题,比如“村里电商卖不出去货咋解决”。平时得多看新闻联播、读《人民日报》,积累政策素材,光刷真题已经不了!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