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5
青花瓷青花发色演变史(瓷器知识)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属釉下彩瓷。 💙青花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烧成后呈蓝色,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唐代的青花瓷器是青花瓷的滥觞期,此时青花瓷不多见,工艺尚未成熟;宋瓷崇尚素雅的颜色釉,因此宋代青花瓷存世量依旧稀少。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元青花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高锰低铁型,发色偏青蓝偏灰;进口青花钴料低锰高铁型,呈色青翠浓艳,像蓝宝石般的鲜亮,并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情况。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麻仓土”的二元配方,使烧造过程中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实饱满,釉色乳浊感强。 💙元代进口钴料与明代进口钴料相比,其表现特征在细节上有一定差别(元青花青翠浓艳)。据考证,元代青花进口钴料来自于伊朗;明代进口青花钴料,来自于明初郑和下西洋时从伊拉克带来的钴料,称为苏麻离青 / 苏勃泥青。 💙永宣是青花的一个高峰;康熙以“五彩青花”发展到巅峰;乾隆后青花因粉彩而衰退,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盛势。 💙石子青,是洪武早期创烧的最早青料,又称无名子,单独使用时偏黑、偏暗。 💙永宣时期及空白期(正统、景泰、天顺)时苏麻离青混合石子青使用,景泰之前几乎没有单独使用石子青。 💙景泰天顺时,由于淡雅的平等青出现,石子青开始落入民间,作为民窑的主要青料。 💙空白期青花,仍延续有苏麻离青使用。一说,景泰期间,由于苏青大量烧造景泰蓝,导致快速匮绝。至成化早期,苏麻离青基本用完。成化、弘治、正统期间,以平等青(陂塘青)为主。实际上苏麻离青直到嘉靖、隆庆仍极少量使用,只是在出现局部效果。(嘉靖、隆庆)苏料,志剩库底边角料。 💙平等青产于乐平,嘉靖中,乐平格杀,平等青遂塞。 💙正德晚年,从云南或西域进口回青,一直用到崇祯。以嘉靖、万历瓷常见,多混合石子青。万历三十六年撤销御窑,官搭民烧,回青也用于民窑。 💙万历中期,石子青质量越来越差,遂用浙料代替。且万历后期回青告罄,官窑改为浙料,天启崇祯多用。浙料一直贯穿清代。 💙珠明料最早用于崇祯晚期,贯穿于康熙朝,雍正朝少见,乾隆十五年退出舞台。珠明料与石子青混合,可呈现墨分五色;与浙料混合,可呈翠毛蓝。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