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89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8: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今天是2025.10.12,也是谦瑾诵读古诗词抖音连续记录的第二百六十一天。她今天诵读的古诗词,是宋代诗人辛弃疾所作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此词通过“少年”与“而今”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具体如下: • 少年不识愁滋味:上片描绘了少年时期的词人涉世未深,对“愁”没有真切的体验,只是出于青春的冲动和好奇,喜欢登上高楼远眺,并尝试用诗词来表达情感。然而,由于缺乏对生活的真实体验,词中往往充满了无病呻吟的“愁”,这种愁是虚假、勉强的,缺乏真正的内涵和深度。这不仅反映了年轻人的天真和不成熟,也展现出他们对生活缺乏深刻理解的状态。 • 而今识尽愁滋味:下片则展现了成年后的词人,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对愁苦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愁绪。但当他想要倾诉这些愁苦时,却发现言语已经变得苍白无力,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于是,他只能将满腔的愁苦化作一句简单的“天凉好个秋”,以此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这种欲言又止、欲诉还休的态度,既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也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深沉压抑。 • 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无奈:从整首词来看,词人通过对比少年时期和成年后的不同心境,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多次受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个人的命运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难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封建社会中,他的一腔热血和豪情壮志得不到挥洒,只能在“知我者,二三子”的境遇中徘徊踌躇。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在词中体现为深沉的愁苦和抑郁不平之气。 这首词以“愁”字贯穿全篇,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既展现了辛弃疾个人的人生遭遇和情感变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无奈。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4: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