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红楼梦》第十回(2)嫡长子继承制 贾璜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是个从未正面出现的小小配角。第十回,贾璜媳妇璜大奶奶表演了一出滑稽戏,她先是逞强要为自己侄子金荣打抱不平,后见了尤氏又畏畏缩缩,贾璜只是背景。第五十四回,贾府元宵节热闹过后,一笔带过贾珍安排人送贾璜回家,贾璜只是个名字。贾璜是贾家玉字辈的嫡派,嫡派的意思是正妻所生,但并非长子,贾璜生存的状态是中国嫡长子继承制度的一个缩影。 周代确立的宗法制度将血缘关系转化为政治秩序,构筑起“家国同构”的严密体系,形成“大宗百世不迁”的权力谱系。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在多妻(妾)制条件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权力继承中的冲突,但无论是“立嫡”还是“立长”,都放弃了对才德的要求。比如贾珍,就弄得宁府乌烟瘴气。 嫡长子继承制保证了皇权交替的平稳,但当政治现实与宗法伦理冲突时,就不免出现血亲相残,比如玄武门之变。君主有时也会出于个人好恶而干扰破坏嫡长制,如汉武帝时卫子夫失宠,太子刘据于是不保,光武帝刘秀由郭氏而移宠阴丽华,太子刘强只有让位与阴氏之子明帝刘庄。 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国,民间宗族制的大发展始于宋代。宋代文人士大夫意识到普通民众树立宗族观念的重要意义,通过祖宗认同、血缘联接、对先人重要事迹和优秀品德的弘扬、传承,可以团结族人形成一个有凝聚力量的群体,有利于族人的生存。在宋代士大夫家族的族谱中,嫡长子名字是以朱笔书写的,这种视觉符号显示着不可逾越的身份区隔。但是关于财产继承权,却并非全部由嫡长子继承。汉代是诸子均分,同时规定女子也有遗产继承权。南宋时,出嫁女也能享有三分之一的财产继承权。所以,尽管贾璜生存艰难,璜大奶奶去宁府,尤氏还是要接待的。 与中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不同,英国的财产继承制强调长子享有身份与财产的绝对继承权,幼子以及女儿都没有财产继承权,他们只能选择去参军或者去修道院,所以17世纪的英国出现了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参军人数大为增加,修道院事业大为发展,晚婚、甚至是终生不婚。 中国的嫡长子继承制与英国的长子继承制,在相似的表面逻辑下,暗藏着文明深层结构的根本差异。这种差异在继承危机中尤为明显:明朝“夺门之变”本质是宗法制度的自我修正,英国的“光荣革命”是契约精神的制度重构。 权力传递技术方案的选择,背后是不同的文明基因。#文化 #红楼梦 #朗诵 #贾璜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7: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
00:00 / 04: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36: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