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5: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16: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9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43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第307集】#氓 #诗经 #爱情 #古诗词 #文言文 《氓》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叙事长诗,大约创作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全诗共六章,通过一位女子的自述,讲述了她从与“氓”(男子)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全过程。结构上分为: 1. 相识与定情(氓以贸丝为名接近女子,女子送他过河) 2. 婚期与等待(女子因无媒拖延婚期,男子催促) 3. 婚后生活(女子辛苦操持家务,男子逐渐冷淡) 4. 被弃与反思(女子回忆往昔誓言,痛定思痛,决心决裂) 赏析 主题 - 爱情与背叛:诗中展现了真挚爱情被现实消磨、最终走向破裂的悲剧。 - 社会性别不平等:男子可随意弃妻再娶,女子却只能默默承受后果。 - 人生哲理:“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以桑与鸠鸟作比,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以免受伤。 艺术特色 - 叙事与抒情结合:全诗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又穿插抒情性的感叹。 - 比兴手法:桑叶“沃若”与“黄陨”象征女子容貌与情感的变化;鸠鸟食桑葚比喻沉迷爱情的危险。 - 语言质朴:口语化的对白与细腻的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活。  对女性的启发 1. 保持独立 无论是经济、情感还是思想上,女性都应保持自我,避免完全依附对方。 2. 理性看待爱情 热恋时要保持清醒,不要因一时的甜言蜜语而忽视现实的隐患。 3. 勇于面对变化 感情或婚姻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反思并果断抉择,而不是一味忍让。 4. 自我价值认同 不要把全部人生价值寄托在婚姻或伴侣身上,要拥有自己的追求与成长空间。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古诗词《诗经·风·卫风·氓》 这是一首弃妇的悲歌。 描写了一位青年女子在热恋中的微妙心理。 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读之感人心弦,催人泪下。 全诗六章,每章十句,但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 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 这首诗所写的婚姻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情与礼的矛盾与夫权对妇女的压迫。 古礼认为女子嫁人,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位女子开始时是在集市上与一平民一见钟情、私订终身的,后来又乘垝垣相望,显然与礼有悖,终遭丈夫的休弃,兄弟的讥讽。 她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与旧礼教产生直接的冲突,因而导致了婚姻悲剧的发生。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这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这首诗所写的故事虽不够细腻完整,但已讲清了基本事实,展示了主人公的命运,有人认为它已具有戏剧因素,不为无见。 戏剧的主要因素是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这一点本诗业已具备。 尤为可贵的是在展示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同时,诗人以浓墨重彩,描写了深挚而复杂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恨, 从而塑造出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鲜明个性的悲剧人物形象。#文学 #诗词 #读书 #每天学习一点点 @DOU+小助手 @汽水音乐 @抖音青少年-YAO @全民任务小助手 @抖音小助手
00:00 / 05: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1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3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