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文化中,龙被视为一种神圣而强大的生物,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功能。以下是关于龙的详细介绍: 一、龙的起源与象征意义 龙在道教中被认为是天地之气的化身,象征着阴阳调和与五行相生。它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还与皇权、吉祥和力量紧密相关。道教经典《太上洞渊清静经》提到,龙是“神仙之君”,拥有调控天时、扶持修炼者的力量。 二、龙的功能与作用 1. 沟通鬼神:龙在道教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助道士上天入地,沟通鬼神。它被认为是“三轿”之一(龙轿、虎轿、鹿轿),作为道士上天入地的乘骑工具。 2. 行云布雨:龙被视为水的主宰,能够召唤暴雨、洪水或引导江河的流向,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道教中有四海龙王(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四渎龙神(长江、黄河、淮水、济水),分别掌管不同水域。 3. 驱邪镇魔:龙具有强大的驱邪能力,道士通过符咒、法器召唤或驱使龙灵,以达到驱邪镇魔的目的。 三、龙与道教神话 1. 黄帝御龙飞天:据《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鼎成时有龙垂须迎接,黄帝骑龙升天,成为道教中御龙飞升的经典故事。 2. 许天师剑斩恶龙:道教四大天师之一的许逊,曾用斩蛟灵剑为民除害,斩杀祸害百姓的蛟龙,体现了道教对正义与为民除害的追求。 3. 姑射山神龙:《庄子·逍遥游》中记载的姑射山神女,常骑神龙遨游四海,象征道教追求的长生久视与飞升成仙的理想境界。 四、龙在道教仪式与艺术中的体现 1. 法衣与法器:道教高功法衣上常绣有龙纹,象征威严与神圣。龙也被用于符咒、法器,作为道士沟通天地的重要媒介。 2. 建筑与壁画:道教建筑和壁画中常出现龙的形象,如龙门、龙柱等,寓意吉祥与守护。 五、龙与民间信仰 龙在民间信仰中也被广泛崇拜,各地建有龙王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是重要的民间节日,象征春天的到来与农事的开始。 综上所述,龙在道教文化中不仅是神圣的象征,更是沟通天地、驱邪镇魔、行云布雨的重要媒介,体现了道教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理解。#天心道 #国学文化 #民俗文化 #道家文化 #龙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奚创万7月前
《长生烬》 剧情概述: 在遥远的仙界与人界之间,有着一条明确的界限。仙界中的神仙拥有长生不老、不死之身,还有高深莫测的仙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而人界的凡人,却只能经历生老病死的轮回。 洛隐川,一个凡人,对仙界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他修炼百年,却始终无法修炼成仙。在绝望之际,他选择跳崖自尽。就在此时,天上的仙女夙天音看见了他的举动,立刻从天而降,救下了他。 洛隐川被夙天音救下后,对她产生了好感,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为了让洛隐川修炼成仙,夙天音不惜代价,飞上仙宫,偷摘人参果和仙桃,还偷了长生天书。然而,这一切都被玉帝和王母娘娘得知。 玉帝大怒,派出天兵天将捉拿洛隐川和夙天音。两人被押到天庭,夙天音因触犯天规,被玉帝下旨押入天牢,五百年不得出来。洛隐川打开轮回镜,发现玉帝是骗他的,五百年后,他仍然不放夙天音。 洛隐川决定反抗,他打到云霄殿,打到天庭。玉帝大发雷霆,命令众仙家将洛隐川降伏。洛隐川被贬下凡间,投胎转世,成为凡人。 二十年后,洛隐川恢复了记忆,得知自己是修炼成仙的仙人。他开始寻找天书的下落,与同伴们一起修炼成仙。最终,他们找到了天书,修炼成功。 洛隐川与同伴们杀上天庭,战胜了天兵天将。玉帝无奈,只能释放夙天音。洛隐川与夙天音团聚,两人白头到老,子孙满堂。 主要角色: 男主角:天长生,玄苍溟,长生歌,尘无涯,九霄焰,衍太虚,阙长生,渡沧溟,墟归鸿,魄长明,照孤鸿,渡劫川,生玄穹,墟溯月,长临渊,衍苍溟,洛隐川,青隐阙,夙无涯。 女主角:雪幽昙,玄夙音,月阑珊,灵溯川,夙天音,晼云裳,汐归鸿,魄长歌,阙青鸾 ,玄千溯。 配角:玉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南极仙翁,无极星君,风神,雷神,火神,水神,龙王,阎王爷,土地神,妖王,魔王,鬼王,怪王,酒鬼,月老,孟婆。 #长生烬 #电视剧 #电影 #短剧 #古装剧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7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3: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