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2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8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0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0
00:00 / 03: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高中地理 | 冰川作用及地貌 地球上最强大、最缓慢的雕塑家,不是风,不是水,而是——冰! 它看似静止,实则每天都在流动。巨大的重力,压迫着万年积雪形成的冰川冰,使冰川底部融化、上部裂开,像一坨巨大的“冰面团”,沿着山坡缓缓向下塑性流动。 冰川是位霸道的工作狂!它用三种方式改造大地: 一、侵蚀: 它底部的岩石碎屑像锉刀,所过之处,刨地三尺! 二、搬运: 它是个力大无穷的搬运工,无论大小石头,统统打包带走。 三、堆积: 当它无力前进或消融时,就把携带的所有“行李”就地扔下,形成堆积地貌。这些棱角分明、分选性差的行李也叫冰碛物,所以冰川的堆积地貌也叫冰碛地貌。 冰川的侵蚀,留下了最具标志性的“艺术品”: U型谷——山谷被冰川从V字活活拓宽成了U字! 角峰、刃脊——几个冰川从不同方向侵蚀,把山削成了金字塔和刀片! 还有冰斗、羊背石、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貌……这些都是它暴力施工的证明。 而当冰川撤退,它留下的“建筑垃圾”就形成了独特的冰碛地貌。 终碛垄——标记着冰川最远到达的位置。 侧碛垄——是冰川曾经高度的堤岸。 还有像蛋壳的鼓丘,像长蛇的蛇形丘,被迫积水的冰碛湖,杂乱中又带着秩序。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宽阔的山谷、尖锐的山峰,或是平原上突兀的巨石,别忘了,这可能是那位冰之巨匠在万年前的杰作! 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冰川地貌吗?评论区告诉我们!#冰川 #冰川地貌 #地理 #高中地理 #地质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2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2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沙漠住宅 第1期 | 案例解析 俄勒冈高地的一场建筑与地貌的对话 这不是一栋普通的房子。 它坐落在美国俄勒冈中部的高地沙漠上,一个布满浮石、被风雕刻了几千年的地方。建筑师的思路很简单:让房子“顺着地形去生长”,让建筑像岩层一样,从大地里被“雕刻”出来。 整个住宅面积大约7600平方英尺(约700㎡),被分成三个主要的木结构体量: 一侧是车库和工作室, 中间是卧室区, 另一端是餐厅与起居空间。 它们之间被开放的庭院与透明的廊道连接起来。这样一来,建筑不是一整块巨大的体量,而像几块岩石之间留出的空隙,空气、阳光、风都能自由穿行。 因为场地是坡地,建筑师顺势把整个房子做成层层递进的台地体系。 人在里面走动的时候,空间会随着步伐轻轻抬升或下降,像在地形上行走。 每个层面都有不同的景观视角: 客厅面向远处山脉, 餐厅悬挑出来,仿佛漂浮在空气中, 而上层的主卧可以俯瞰整个起居空间,形成内外对话。 走廊和楼梯是这栋房子的“节奏点”。 比如那条被木格栅包裹的楼梯,既遮又透,阳光穿过时投下斑驳光影,那种温度感和尺度感,让人瞬间放慢脚步。 建筑的外观灵感来自当地的火山岩与风蚀树桩。 外立面采用粗糙的木板包覆,呈现一种自然“风化”的质感。 墙体与窗洞被处理成连贯的几何肌理,开口比例精准控制,既能挡强光又保持私密。 体块的转折和切角,就像岩层被风和时间雕刻过一样,带着一种沉稳、原始的力量感。 在高地沙漠这种干燥而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中,这栋房子完全靠被动式设计来调节气候。 量体的错动、庭院的布置、朝向的控制 让阳光在冬天充分进入室内, 又能在夏天自然形成阴影和通风。 建筑体量之间的缝隙,形成了多个“微气候”区域。 你可以在一个角落感受到温暖的阳光,在另一个空间里又是微凉的风, 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人与自然的互动,是生活的一部分。 这栋房子不是要“盖”在沙漠上, 而是想和沙漠一起呼吸。 它用克制的材料语言和流动的空间节奏, 讲述了一个关于地貌、时间与居住的故事。 看似冷静,却藏着深深的温度 #设计 #设计案例分享 #空间设计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