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1
00:00 / 09: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3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6
《红楼梦》第十八回(7)大观园题诗看性格 借助一切可能的细节体现人物性格、命运,这是《红楼梦》的迷人之处,众人为大观园的赋诗也体现了这一点。尽管是应制之作,但也起到丰满了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迎春与世无争,所以题目是“旷性怡情”;探春力争上游,所以题目是“万像争辉”;惜春追求终极解脱,所以题目是“文章造化”;李纨象征文人,所以是“文采风流”;薛宝钗善于含蓄中谄媚,所以是“凝晖钟瑞”;林黛玉是“世外仙姝”,所以题目当然是“世外仙源”。 迎春的诗句“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读来透着懦弱;探春“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是谦逊中的果决。惜春“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诗句中有画面,体现了惜春善画。 李纨“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细读会发现作者的狡黠,第一句“秀水明山报复回”即暗示了李纨所影射的明末文人在“秀水”即“满清”、“明山”即“朱明”之间的摇摆反复,后一句再次以“绿”与“红”,暗示“清”与“明”,李纨抽到的花笺是“老梅”,“舞落梅”句与李纨的花笺呼应。 宝钗的诗句是“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文风已着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这首诗颂圣很明显,赞美了皇帝也夸了元春,措辞典雅庄重。莺出谷的典故出自春秋《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出自幽谷的莺迁于乔木,比喻人的地位上升。自唐代以来,常以莺迁颂擢升或迁居。五代之后有一个词牌名叫《喜迁莺》是专作进士及第贺辞用的。韦庄曾有词“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这也反映了宝钗热衷“仕途经济”,她的丫鬟就叫莺儿。 黛玉的诗句“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里面也有典故,金谷酒是出自西晋富豪石崇奢华的金谷园,宾客在这里游玩饮宴作诗,不能做的要罚酒三斗。黛玉把大观园比喻成仙境,歌颂了元春得宠,但明显更淡雅超逸。 这是众姝第一次展露才华,后面结诗社才更精彩。#文化 #读书 #红楼梦 #朗诵 #大观园题诗
00:00 / 04: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秋词二首》刘禹锡 @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悲叹秋天的寂寞萧索,我却觉得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白鹤推开云层直冲云霄,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有开始降下白霜;满树的树叶现在已经有红有黄。 试着登上高楼,那清冷的秋意直透骨髓,怎会像繁华浓艳的春天那样让人轻浮若狂。 注释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晴:一作“横”。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 碧霄:青天。 深红:指红叶。 浅黄:指枯叶。 入骨:犹刺骨。 嗾 sǒu :使唤狗。这里是“使”的意思。 简析 《秋词二首》是一组七言绝句,为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通过咏物、咏景赞颂了秋天的美好,表现了其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这组诗运用鲜明的艺术形象,巧妙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诗中直抒胸臆、境界开阔,既富含哲理之意蕴,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古诗词 #每天学习一点点 #诗词 #诗词名句赏析 #国学文化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7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8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