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43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12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9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7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壬庚之1月前
入道修行论 #道教 #道系青年 #修行 凡入道修行者,乃人生重大之抉择,非一时兴起之事。入道之初,首在皈依玄门,确立信仰,以正道正心,此乃根基所在。然入门易,修行难;修行易,持守难。故初入道者,不可不慎。 道门收徒,素重道脉传承,师择徒尤严于徒择师。自古及今,所传非人者有之,欺师灭祖者亦不乏其例。是故明师考察弟子,必观其心性,察其品行,验其恒心,非经年累月不能决也。求道者当以诚心相待,以恒心相守,不必巧言令色,自然能感通师心。 世间求道者众,而成道者稀,缘法各异,不可强求。或为祛病延年,或为参玄悟真,或为济世度人,或为超脱红尘。虽初心不同,皆属善缘。然须知晓:修道之本,在于积德。德之不修,道之不远。纵有奇缘,亦难成真果。 或言道教清静无为,遂以为消极避世,此大谬也。观历代真修之士,或以医术活人,或以韬略安邦,或以斋醮济度,皆以无为之心行有为之事。昔张良辅汉而定天下,邱祖西行而止干戈,皆明体达用之真修,岂是避世独善之徒? 初入道者,常怀三弊: 一曰急功近利。妄求诵经礼忏即可消灾解厄,不知心性不修,纵念千经亦属徒然; 二曰执着福报。稍得微福则沾沾自喜,偶遇坎坷则怨天尤人,不知修道即是修心,祸福皆属考验; 三曰易生疑谤。稍不如意便疑师疑法,不知大道玄微,非浅尝辄可得之。 更有外缘阻碍,或家人不解,或朋辈讥讽。当知此皆考验,心志坚定者自能转违缘为助缘。修行非必离世独修,红尘中磨心砺性,亦是真功行。 故曰:入道修行,贵在真履实践。不必好高骛远,但从日常中用功;不必标奇立异,只在平凡处见真。祛除妄念,培植道心,积功累德,循序渐进。如此则根基日固,道业日进。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修行之事,岂可蹴而就哉?惟以恒心为舟,以勤勉为桨,方能渡越苦海,达于彼岸。愿求道者悉知此理,脚踏实地,方不负入道之初心。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47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3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