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2
周梓铭5天前
哈喽播音生、主持人,今天我与你分享~“四分情,六分力”:表达不要固定在情感上,应把体验权还给观众的智慧。 “体验式表达”与“情感灌输式表演”存在着本质区别 表达中误区~以为情感浓度等于表达的感染力。我们常常看到表达者倾尽十分心力,把六分甚至更多情感直接写在脸上、灌进声音里,试图“喂”给观众。结果却适得其反,因为这种过度自我陶醉、前置情感渲染,剥夺了观众最珍贵的参与感、自主体验与感悟的权利。 视频中我提到“四分情感,六分表达力” 核心在于: 1. 内敛情感,外化感受 四分情感(内在铺垫):四分是“燃料”,是你在内心对文本进行深度体验、消化和理解后形成真实感受。它必须是真诚的,但它是用来支撑你的,而不是直接抛给观众的。 六分力(外化功夫):六分是“引擎”,你将内心四分情感通过扎实的技术控制,转化为外在对真实场景的精确描绘。例如~你力气不应用在“表演悲伤”,而应用在如何让声音、语言、肢体精准地构建出“让人悲伤的场景” 2. 从“告诉”到“带领” 错误示范(六分情):朗诵“离别”,从第一个字就开始声音颤抖、眼眶含泪,不断用声调向观众表达“看啊,我多难过” 这相当于在电影一开始就剧透了全部结局,只给结果的表达是无用功。 正确示范(四分情,六分力):用沉稳声线细致描绘“站台雾气、紧握的双手、欲言又止的嘴角”,通过语速微滞、关键处气口停顿、眼神中克制的闪烁,构建出充满离别气息的场域。观众被你带入这个场域,他们自己感受到了难过,而这难过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因此更加深刻。给予观众过程体验才是有用功。 3. 信任观众的智慧 最好的表达源于对观众想象力和共情能力的绝对信任。你的任务不是代替他们去感受,而是成为一名出色向导,用你60%功力还原一条通往情感核心的路径。当你用准确的外部技巧,将场景、细节、氛围真实外化出来时,观众会主动调动自己经验与情感,完成最终情感共鸣。外部技巧由心而生~自然无痕迹 当你只给出“四分情”作为内在底蕴,而将“六分力”用于对客观世界的精准刻画时,你便为观众留出了充足时间和参与空间。你们之间的关系,从“灌输者与接收者”变成 “共同经历的伙伴” 。那份最终在空气中共振、磅礴的共鸣,是由你点燃,而后由观众自己完成的。 这就是“度”的把握 #26届播音生 #27届播音生 #播音艺考 #播音生 #主持人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