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涯ABC3月前
#宁强#汉中#陕南#科普#历史 清末光绪年间,泸州人徐子善与宁强人李少雨受四川省府派遣驻重庆丰裕火柴厂时,李少雨敏锐发现家乡宁羌州(今宁强县)拥有林木、劳力等优势,适合创办火柴厂。因力量有限,二人提议以同乡、时任四川盐运副使及川北盐运使的谢廷麒名义创建——谢廷麒的显要社会地位与财力,成为工厂创办的重要支撑。 1908年,宁羌保惠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创办,谢廷麒、徐子善各出资白银四千两,李少雨出资二千两,三人依托股份制向社会集资。此后,徐子善、李少雨历时四年,克服社会风气未开的阻力,吸纳三原、泾阳、泸州、汉中府、城固、宁羌等地金店、当铺商家及官绅入股,历经千磨百折完成两次续股,最终筹得白银二万四千两(合240股,每股100两)。1911年,宁羌县城西街厂房竣工,第一届股东大会召开,工厂定名“陕西省宁羌州保惠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徐子善任第一任总经理。 鼎盛与扩展(民国初年-1914) 民国3年(1914年),工厂在阳平关下街开设分厂,两厂最高产量达2.5万件。销售网络不断拓展,除在宝鸡、汉中新设分销点外,陆续在凤翔、岐山、西安、天水、徽县、成县、武都、南郑、城固、广元、昭化、剑阁等地布局,还通过汉中购生丝经汉江水路运汉口等方式拓展业务,生意兴隆。 困境与挣扎(1915-1949) 民国4年(1915年起),建厂人李俊臣、总经理徐子善、李少雨相继去世,工厂陷入管理混乱。加之民国乱世下的驻军破坏、兵变、周边竞争加剧(高寨子郑继武办益汉火柴厂、沙河子毛君武办甘肃光明火柴厂、原阳平关分厂经理魏梦生办广元广济火柴厂等)、官员敲诈勒索,工厂运作时断时续。 1923年全国火柴厂达99家,1928年增至180家左右,5年间翻倍,因产能过剩、战事不断,行业步入“艰难险恶之秋”。而保惠火柴厂又遭高层频繁更迭、管理混乱、浮报滥支、贪污腐化及地方官员盘剥。1934年,胡宗南中央军敲诈、“棒老二”抢劫、工人因生活困难3次罢工,年产量降至不足1万件,举步维艰。 新生与变迁(1950-2001) 1949年冬工厂停产,1950年在宁强县委帮助下恢复生产,试制成功硫化磷火柴替代黄磷火柴。1956年1月,转为公私合营,定名“公私合营宁强县保惠火柴厂”。1957年,在汉中行署支持下,依托各地百货公司保障销路,渡过滞销难关。 1963年,汉中行署计划将工厂迁至褒河,由行署
00:00 / 05: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7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97
00:00 / 08: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2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0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6: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