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4: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司马懿(179 年 - 251 年),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军事家、政治家,西晋政权的奠基者。 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司马懿出身河内郡司马氏,是司马防的第二个儿子。他年轻时以才略闻名,南阳太守杨俊断定他是杰出人才,崔琰也认为他才略在其兄司马朗之上。建安六年(201 年),曹操聘任他为幕僚,他以身体中风为由推辞。建安十三年(208 年),曹操再次征召,司马懿害怕被抓捕下狱,被迫就职。 辅佐曹丕:司马懿受命陪伴世子曹丕读书,后升任多种官职。曹操晋位魏王,立曹丕为世子,提拔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司马懿屡次为曹丕出谋划策,深受信任。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为魏王,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后曹丕称帝,司马懿历任尚书、御史中丞等职,多次留守许昌,负责大军后勤事务。 辅政平乱:黄初七年(226 年)曹丕去世,魏明帝曹叡继位,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真受命辅政。他率军击败孙权进攻,升任骠骑将军。太和二年(228 年),司马懿率军平定孟达谋反。从太和五年(231 年)到青龙二年(234 年),司马懿率军抵抗蜀国进攻,与诸葛亮对峙,使诸葛亮北伐功败垂成。景初元年(237 年),司马懿率大军平定辽东公孙渊叛乱。 高平陵之变:景初三年(239 年)曹叡去世,少帝曹芳继位,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受命辅政。司马懿与曹爽争权,在嘉平元年(249 年)正月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及其党羽,独揽朝政。嘉平三年(251 年),司马懿率军平定王凌之乱,同年八月去世,终年七十三岁。 主要成就 军事成就:司马懿多次率军出征,立下赫赫战功。他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采用深沟高垒、据险坚守的战略,拖垮蜀军后勤。还率军平定孟达之乱、辽东公孙渊叛乱,打退吴国入侵,稳定了曹魏政权。 政治成就:司马懿历事曹魏四朝,深受重用,官至太傅、丞相。他通过高平陵政变,铲除了曹爽势力,独揽朝政,为其子孙建立西晋政权奠定了基础。此外,他在地方任职和掌权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延续并发展曹操的屯田政策,保障军粮供应,稳定社会秩序。 历史评价 司马懿的历史评价褒贬不一。晋朝史家虞预、学者干宝等评价他才略过人,善于用兵,知人善任。而唐太宗李世民则评价他大奸似忠,表面恭顺实则狡诈,专权擅势,心怀篡逆。后世一些人认为他是乱臣贼子,遭到唾骂,但也有人肯定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功绩。
00:00 / 05: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5: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