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
00:00 / 04: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真正的自由,是有边界的 ✨ 本期思辨: 我们总被鼓励要“勇敢做自己”、“自由地表达”,但这种自由的边界到底在哪里?是不是只要我喜欢,就可以为所欲为?feeling confused? 今天刷到释恒义师父的这段访谈,感觉为“做自己”找到了一个最清醒的注脚。他说,你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但有一个绝对不可逾越的“行为准则”(Codex)。 这条准则,是所有自由的前提。👇 1️⃣ 自由的底线:不伤害他人 无论你的人生道路走向何方,无论你选择如何表达,有一个根本性的道德契约是你必须为自己设定的:**在你的道路上,不伤害任何人** (you're not going to harm anyone along this way)。这不是外界的束缚,而是你内在的选择与操守。 2️⃣ 和谐的统一:身、心与社会 这个“不伤害”的原则,并非孤立存在。它就像一条金线,贯穿于你生命的所有维度。师父提到,这正是“八正道”的核心,它完美地整合了: 🧠 你的精神状态 (Mental State) 🤸 你的身体状态 (Physical State) 🤝 你与社会的互动方式 (Social Interaction) 真正的自我表达,是在不伤害任何人的前提下,实现身、心、行的和谐统一。 所以,下一次当你想“做自己”时,不妨先问问:我的行为,会伤害到别人吗? 🌟 核心亮点总结: ——自由的悖论:真正的自由并非为所欲为,而是拥有清晰的道德边界。 ——终极底线:将“不伤害他人”作为个人行事的最高准则,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 ——三位一体:该准则贯穿于精神、身体、社会三大维度,是实现生命和谐的关键。 ——核心主旨:真正的“做自己”,是慈悲与智慧的结合,而非毫无底线的放纵。 #释恒义 #认知 #道德 #智慧人生 #个人修养提升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不是不能接受死亡,毕竟没有人能够永生。真正不能接受的往往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其背后的方式和意义——如非正常死亡、不公待遇、缺乏告别或死因不明。坦然面对死亡的前提是活得明白,走的清白。追求的是“干干净净的来,也要明明白白的走。”无论是个人修行还是社会公义,“干净”指向品格的清白,“明白”则象征知情权与公正的实现。生命诞生时天然纯粹(“干干净净的来”),而死亡作为终点,同样需要保持尊严与真相(“明明白白的走”)。这种诉求直指对生命价值的敬畏——如果死亡被模糊化、污名化甚至被权力掩盖,即构成对生命本质的亵渎。同时,记忆被视为对抗虚无的重要力量。 个体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社会公平的期待,以及对内心秩序的建设需求——在混沌世界中,“干净”是抵御污浊的铠甲,“明白”是刺破蒙昧的锋芒。 ——理性上承认死亡的必然性,情感上却难以承受其随机性与不公性。 人类对死亡的矛盾,本质是有限生命对无限意义的追问。接受生物学终点,拒绝非正义终结;警惕永生幻觉,在随机性中紧握当下。如威廉·华莱士所言:“每个人都会死,但并非每个人都真正活过。” 唯有在尊严、爱与创造中深耕此刻,方能在死亡灯塔的照耀下,航向属于自己的生命深度。 #生命的意义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6
00:00 / 04: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20
00:00 / 36: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