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89
00:00 / 03: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2
00:00 / 07: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94
追梦12周前
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并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成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936年正式组建,坚持抗战14年,牵制数十万日伪军,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重要贡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 成立背景与历史沿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组织抗日游击队,整合义勇军等武装。1936年2月发表《统一军队建制宣言》,正式组建东北抗联,下辖11个军约3万余人。1937年抗战高潮时建立北满、南满、吉东三大游击区,但日军“讨伐”和“集团部落”政策导致环境恶化,1939年底兵力锐减至不足2000人。1940年主力退入苏联整训,改编为苏联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步兵旅;1945年配合苏军反攻东北,同年11月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 组织结构与著名人物 领导核心:高级将领均由共产党员担任,如杨靖宇(第一路军总司令)、赵尚志(北满总司令)、周保中(第五军军长)。 部队组成:以农民、工人、知识分子为主,吸纳部分东北军官兵和绿林武装。 英雄人物: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壮烈牺牲;冷云等八名女战士宁死不屈投江。 主要贡献与精神遗产 军事作用:歼灭大量日伪军,牵制70余万日军精锐,配合全国抗战。 东北抗联精神:2021年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涵为“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历史意义:作为抗战起始地的重要力量,为东北解放奠定基础,其精神激励后人。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78
00:00 / 08: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5
00:00 / 05: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8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南满地区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的一支主力军,主要活动于今天的吉林省中部、东南部和辽宁省东部一带20余县的广大地域,兵力最多时达5000余人。第一军的领导者有朴翰宗、抗联第一军的前身是1932年6月成立的海龙工农反日义勇军。1932年8月成立南满游击队第三十七军独立师。1932年11月,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又改编为中国红军第三十七军海龙游击队。1933年1月,海龙工农反日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南满游击队。1933年9月,以工农红军南满游击队为基础,组成中国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下辖两个团。当年8月由工农红军海龙游击队和东满飞剑队合并的队伍也加入独立师,改编为南满第一游击大队。整个独立师共一个师,兵力380余人。1934年11月,第一军独立成立,下辖两个团,兵力800余人。1936年5月又独立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下辖三个师。同年7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下辖三个师,兵力达3000余人。随即又与东满和第一、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取消两个军六个师的番号,抗联第一路军下设三个方面军。1938年7月之后,取消两个军六个师的番号,抗联第一路军下设三个方面军。1940年秋冬后,第一路军余部人员陆续进入苏联境内进行整训,建立了南野营。1941年3月,第一路军越界人员陆续为基础组成第一支队。1942年8月,又以第一支队为基础教导旅。斯普期期间派出一小队人员。1945年“8.15”光复后,随苏军回到东北,又投入解放东北地区的斗争。#九一八事变 #东北抗战十四年 #东北抗日联军 #铭记历史致敬英烈 #滚动字幕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
00:00 / 03: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
00:00 / 06: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93
00:00 / 05: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6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