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我们都曾无意中说过这样的话:“我家孩子就是不爱学习”、“我家孩子也是粗心马虎”? 我们可能没意识到,这些随口而出的话,正是给孩子贴上的“负面标签”。 家庭教育中,最可怕的,就是在心里对孩子做了否定的假设。当孩子听到常年活在被否定的阴影里,他们会慢慢相信“我就是笨”、“我就是懒”,最终活成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样子——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我们要懂得把“差评”换成“赋能”。来,给大家5个万能公式,学会给孩子赋能: 公式一:描述事实 + 表达感受 比如孩子把房间弄的乱七八糟,心情无论多糟糕,避免指责开场,无论任何时候都对事不对人,套用公式这样说:“我看到玩具都摊在地上,我担心走路会被绊倒,也感觉有点烦躁。” 公式二:接纳情绪 + 探寻需求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不许哭、有什么好哭的。按照公式应该是:“你看起来非常失望和难过,是因为积木倒了所以不开心吗?你希望我能陪你一起再搭一个吗?” 公式三:肯定努力+ 指出进步 辅导孩子作业我们是不是经常说:“你看你,又写错字了”。 看模板怎么说:“你这篇作文的想法真的很独特,我看到了你非常努力的思考。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字的写法再记一下,它就完美了。” 公式四:给予有限选择 + 赋予自主权 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给予选择,而不是强制执行。 比如:“我们约定的看电视时间到了,你是想自己关,还是我来关?”即让孩子知道时间到了,又让孩子有了选择空间。 公式五:转换身份 + 游戏化挑战 进一步参与到孩子的角色当中,让任务更具想象力和挑战性。比如把“快点收拾玩具!”,改成:“现在我们是‘玩具救援队’的超级队员,我们的任务是在一分钟内把所有玩具安全送回基地”。 你看,所有这些公式的底层逻辑是尊重与真诚。我们不是在用技巧操纵孩子,而是在学习一种新的、更具建设性的沟通语言。当您的语言改变了,您与孩子的关系和孩子的内在世界,也必将随之焕然一新。 戒掉那些负面口头禅 改变一句话 或许就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