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04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8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2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0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0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98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16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2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7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4
Johnny德国11月前
太震撼了,1亿年前的欧泊化石🌈 五颜六色的欧泊化动物是怎么形成的呢? 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欧泊化动物残骸,很多人都会心动吧?如果能让骨头变成灵动的欧泊,那是多么奇妙的事情。那么欧泊化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在全球范围内,目前只有在澳洲的闪电岭附近区域发现了欧泊化的动物,其中包括蜗牛、贝壳、动物的牙齿、骨骼,甚至还有恐龙的骨骼。 第一步,怎么才能变成化石?要知道,变成普通化石的难度就已经很大了。首先遗骸需要被快速的覆盖,避免被其他生物或外力破坏。埋藏环境必须稳定,泥沙需要十分细腻,这样才有机会变成化石。即便如此,变成化石的几率依然很低,可能是千万分之一。第二步是“倒模”。通常化石的形成是因为动植物残骸在漫长的时间里被侵蚀掉,而周围的细腻泥沙坚固,完整保留了残骸的外部形态。随后,富含钙质的液体渗入遗骸空腔,逐渐沉积最终填满整个空间,类似于模具铸造的原理,这便是模铸化石。 澳洲闪电岭有得天独厚的富含二氧化硅胶体的渗入流体。这种二氧化硅胶体渗入遗骸空腔后,逐渐沉积并填满整个空间,形成了硅化化石,即蛋白石化。即便到了这一步,已属难得。第三步是“大自然的金手指”。欧泊是一种具有变彩效应的蛋白石,蛋白石很常见,但只有万分之一才会出现变彩效应。要实现这一点,沉积下来的蛋白石结构中二氧化硅粒子的大小必须均匀,而且粒径需在150~400纳米之间,才能在400~700纳米的可见光范围内发生衍射效应,从而产生变彩。这些因素几乎只能由大自然来掌控。 第四步,万事俱备,只差时间了。澳大利亚的欧泊被称为“沉积型欧泊”,主要赋存于中生代盆地的沉积岩中。中生代的年代为2.52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所以遗骸至少需埋藏6600万年且不被地质活动破坏。这种几率低到无法估量,因此被欧泊化的大多是比较坚硬的部位。人类最有可能被保留下来的,恐怕也只有一副欧泊牙齿了。 #欧泊 #神奇的大自然 #珠光宝气 #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60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