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8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81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57
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弹射技术? #动力电池 #电池弹射 #均胜电子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又有大新闻!最近,中国汽车碰撞维修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均胜电子推出了电池弹射技术,还做了实车演示。这技术号称能在电池热失控的关键时刻,1秒内把电池弹出车外3到6米,实现车电分离,避免整车燃烧,乍一听,好像给新能源汽车安全上了个超强“保险”。 先讲讲这技术的优势,最明显的就是关键时刻能保车内人员安全。以往新能源汽车电池起火的新闻屡见不鲜,一旦发生热失控,熊熊大火很难扑灭,车内人员危险极大。有了这弹射技术,电池弹出,人员有了更多逃生机会。而且,对维修人员也更友好,不用再冒险拆卸热失控的电池包。 不过,这技术一推出就引发了巨大争议。最大的问题就是公共安全隐患,大家想想,现实路况多复杂,城市道路上车水马龙,还有很多行人和非机动车。新能源汽车电池可不轻,几百公斤重的电池在行驶中突然弹射出去,就像一颗炮弹,要是砸到旁边的车或行人,后果不堪设想。就算在相对空旷的地方,弹出去的电池也可能引发次生灾害,比如引燃路边的植被或建筑物。 从技术落地角度看,也有不少难题。一方面,要避免误触发,否则正常行驶中电池突然弹出,那可就乱套了。但要做到精准判断热失控,又不产生误判,谈何容易?另一方面,为了安装弹射装置,车辆的结构得大改,这可能会降低车身刚性,影响车辆在碰撞时对乘员的保护能力。而且,电池弹出后的后续风险也不好控制,怎么保证它按预定轨迹弹出,怎么防止弹出后电池起火造成更大危害,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还有成本问题,增加弹射系统肯定会提高造车成本,最终这些成本大概率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消费者愿不愿意为这个目前还不太成熟的技术买单,也是个未知数。 再结合即将实施的新国标来看,2026年7月,新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要正式施行,明确要求动力电池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现在整个行业都在努力提升电池本体安全性,像比亚迪刀片电池、广汽埃安弹匣电池,都是从根源上解决电池安全问题。在这种大趋势下,电池弹射技术的必要性就受到了质疑,它更像是一个应急的补救措施,而不是解决电池安全的根本之道。 总的来说,电池弹射技术的出现,体现了行业在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问题上的积极探索,勇气可嘉。但就目前来看,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成为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救星,还是只是昙花一现的“噱头”,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59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39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