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9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3
三相互感器接线需结合电流互感器(CT)和电压互感器(PT),核心遵循“对应相序、正确接地”原则,以下是常见接线方式及要点: 一、电流互感器(CT)常见接线 CT用于测量或保护回路,需注意线圈极性(P1进、P2出),避免反向 1.三相三线制(常见于高压回路) ◦星形接线(Y接):3只CT的一次侧分别串入A、B、C相,二次侧尾端(S2)连接后接地,首端(S1)分别接仪表或保护装置的A、B、C相电流输入端。 ◦不完全星形接线(V形接线):仅用2只CT,分别串入A、C相,二次侧S1接仪表A、C相,S2相连后接地,B相电流通过A、C相电流合成(适用于对称负载,节省CT)。 2.三相四线制(常见于低压回路) ◦星形接线:3只CT对应A、B、C相,二次侧S2共同接地,S1分别接仪表对应相,中性线需可靠连接(用于三相不平衡负载测量)。 二、电压互感器(PT)常见接线 PT用于获取电压信号,高压PT需注意绝缘,低压PT(如380V)可直接接线。 1.三相三线制(高压) ◦星形接线(Y0/Y0接线):3只PT一次侧接A、B、C相,中性点接地;二次侧首端接仪表A、B、C相,尾端连接后接地(可测线电压和相电压)。 ◦V/V接线(不完全星形):2只PT分别接A-B、B-C相,二次侧输出A、B、C相电压(B相为公共端),适用于只需线电压的场景(如计量)。 2.三相四线制(低压) ◦星形接线:PT一次侧A、B、C、N对应接电源,二次侧同样A、B、C、N输出,N端接地,可直接为仪表提供相电压和线电压。 三、关键注意事项 1.极性正确:CT的P1与电源进线端相连,S1为二次输出端;PT的一次侧“+”接对应相,二次侧“+”接仪表输入端,反向会导致测量错误或保护误动。 2.可靠接地:CT、PT的二次侧S2(CT)、中性点(PT)必须单点接地,避免高压窜入二次侧,保障设备和人员安全。 3.相序一致:CT、PT的A、B、C相需与电源相序对应,否则仪表显示混乱(如功率反向、相序报警)。 4.高压安全:高压互感器接线需由持证电工操作,一次侧需断电并验电,二次侧禁止短路(CT)或开路(PT)——CT二次侧短路会烧毁线圈 若为特定场景(如计量表计、保护装置),需结合设备说明书确认接线端子定义,建议复杂回路由专业电工现场核对极性和相序后再通电。#零基础学电工 #电工知识 #电工 #dou上热门 @抖音创作小助手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26
00:00 / 0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23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97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0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8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6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