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5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新发现1月前
大辛庄经济蓬勃发展,村民生活富足,抗战时期被誉为“红色堡垒村”!本视频将走进大辛庄,领略其红色故事与昂扬的时代新貌! 那么大辛庄是怎样的一个村呢? 大辛庄位于河北省南宫市东南约44里处,地处冀南平原,地理位置优越。高乔公路从村中笔直穿过,交通极为便利。索泸河清澈见底,沿村西蜿蜒流淌,河岸两侧绿树成荫,春季柳絮飘飞,秋季稻浪翻滚,为村庄增添了几分宁静与诗意。 村庄布局方正规整,东西向和南北向街道交织成网格状。街道宽阔整洁,两旁高楼林立。村内现有南北向大街两条;东西向大街六条,每条街道长达三里地,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 该村规模宏大,人口总计2352人,耕地面积达3523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果树等作物。产业方面,皮草加工业发达,拥有多家加工厂,另外还涉及毛毡制作、服装服饰、汽车装饰等多个领域,推动了村庄经济繁荣。 据传,元末年间此村西侧原有南葛、北葛二村,后遭水患侵袭,两村合而为一,迁址于此。因取重建新生之意,得名“新庄”。此后“新”字渐演为“辛”。至1950年,该村划分为大、小辛庄,因此村规模较大,故称大辛庄。 那么大辛庄“红色堡垒村”是怎样的情况呢? 抗日战争时期,大辛庄先后属于南宫县第五区、垂杨县第五区、垂杨县第四区和枣南县第十区管辖。 1940年9月上旬,二十五团进驻大辛庄进行休整。9月16日拂晓,日伪军突然袭击大辛庄,团长李林率部顽强阻击至午后,敌军始终未能突破防线。李林敏锐识破敌军包抄意图,果断指挥主力转移。二营五连在撤退巷战中遭遇敌军施放的毒瓦斯,官兵伤亡惨重。日伪军进村后展开搜捕,残忍杀害7名村民,并屠戮四十余名伤病员。当夜,二十五团与二十六团发起反击,二营五连残部奋勇参战,日伪军遗尸百余具仓皇溃退。9月17日,敌军狼狈撤离。我军撤防后,大辛庄人民含泪掩埋遇难亲人,继续坚持斗争。大辛庄成为一座坚不可摧的抗日堡垒村。 #南宫市 #大辛庄 #明化镇 #南宫 #周边游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7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新发现1月前
大杨家庄位于河北省南宫市明化镇西南部8里处,距离南宫城约32里地,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开阔。 那么大杨家庄是怎样的一个村呢? 大杨家庄村,呈块状聚落,呈规则矩形,布局紧凑有序,房屋密集排列,形成典型的农村居住区。主街东西向延伸,长达500米,路面宽阔整洁,两旁绿树成荫,日常商业活动频繁。全村共有227户居民,人口总计1134人,人口分布均匀,平均每户约5人。拥有耕地2965亩,土地肥沃,灌溉设施完善,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年产量稳定可靠。交通极为便利,村道与周边国道紧密相连,出行高效快捷;环境优美宜人,四周绿树环绕,空气清新,自然风光秀丽,营造出宁静和谐的乡村氛围。 那么大杨家庄的历史由来是什么呢? 据传元代该村原名柳家庄,系柳氏宗族世代聚居之地。明永乐二年(1404年),杨氏先祖奉朝廷迁民之令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徙居至此,初隶邱村社辖制。迨至成化年间(1465~1487),连年水患频仍,其第五世孙杨春元率族人择高地而迁,于此肇基建村。杨氏世代以编笆子、筛箩等精细竹编手艺为业,所制器物畅销各地,家业渐丰,人丁日益兴旺。因柳氏式微而杨姓昌盛,遂易村名为杨家庄,乡邻以其特色产业称其为笆子杨家庄。后因村落东扩西拓,屋舍绵延,规模远超西邻同名村庄,故改称大杨家庄以示区分。今大杨家庄多元姓氏共处,邻里和睦,耕读传家,商衢通达,百业俱兴,百姓安居乐业,民生富庶气象一新。 #南宫 #大杨家庄 #明化镇 #南宫市 #周边游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2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4: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新发现3周前
《崔村德隆寺》上期视频我们领略了崔村"最美古柏"的传奇身姿,本期我们继续探寻崔村"古刹德隆寺"的千年风韵! 崔村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 崔村坐落于河北省南宫市东南58里处,隶属垂杨镇管辖。明永乐二年(1404年),崔姓族人自山西洪洞县迁居至此,因崔氏最早定居,遂以姓氏命名崔村。 1940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冀南区党政机关为强化地方治理,设立垂杨县,崔村由此纳入垂杨县辖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垂杨县建制撤销,崔村复归南宫县垂杨区。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推进时,崔村划归后双炉人民公社管辖。1977年公社改制为乡,崔村归属后双炉乡管理。1996年实施合乡并镇以优化行政结构,崔村最终归属垂杨镇至今。 那么德隆寺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南宫德隆寺坐落于崔村东侧,肇建于汉明帝八年(公元64年)。寺院历经千年沧桑,几度兴废,历代皆有修葺。1946年不幸毁于战火,1995年得以重获新生。重建后的德隆寺严格遵循中轴线对称布局,主要建筑包括山门、东西配房、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除主体建筑外,另建有方丈寮、静心轩、客堂、斋堂、流通处及寮房等,规模颇为宏大。寺内珍存唐代石雕佛像一尊,历代小石佛十二尊,并保存着明清古碑两方。这些文物承载着千载沧桑,艺术与历史价值卓然,为探究寺院变迁提供了凝固的史册。德隆寺不仅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更成为当地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吸引着四方游客前来瞻仰,聆听古刹钟磬!#南宫市 #南宫市崔村 #垂杨镇 #寺庙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3
00:00 / 15: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