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故宮攝影手記:從點比特到心法,把百年紫禁城的歲月框進鏡頭 去年深秋在故宮拍的一組照片火了。 評論區總有人問:“怎麼選的位置?什麼時候去的?有什麼秘訣?”其實哪有什麼玄學,不過是提前做了半本筆記,又在現場多等了兩陣風、一場雪。 故宮的美,藏在飛簷翹角的弧度裏,在紅牆黃瓦的光影中,更在每個願意俯身觀察、抬頭仰望的攝影人的鏡頭裏。 以下是我整理的實戰指南,從點比特選擇到技巧折開,幫你把六百年的故事,拍成屬於自己的大片。 一、必打卡點比特:選對位置,就成功了一半 1.午門廣場:對稱美學的第一堂課 位置:故宮正門南側,建議從午門進入後往廣場北側走。 最佳時間:清晨7:30-8:30(遊客未至,光線柔和),或雪後初霽(紅牆白雪,自帶濾鏡)。 器材建議:廣角鏡頭(16-35mm最佳),手機可開“超廣角模式”。 拍攝心法: 利用廣場天然對稱性,以午門為中軸,鏡頭正對城樓,能拍出建築群的秩序感; 想跳出常規? 退到廣場東側或西側,用紅牆做前景,斜拍午門與內金水河的延伸線,畫面更有故事感; 運氣彩蛋:若遇中國空間站過境(可查“天文通”APP預報),讓航天器從午門後方掠過,古今同框,絕無僅有。 2.太和門前:紅牆金瓦的史詩感 位置:太和門廣場西側,面向東南方。 覈心看點:午門城樓、內金水河、紅牆落雪的三重疊加。 拍攝技巧: 下雪天必去! 雪花掛在紅牆上,金瓦上的積雪泛著微光,用長焦(70-200mm)壓縮背景,讓紅牆與城樓的層次更分明; 以內金水河為前景,水面倒映著紅牆和遊人,引導視線自然過渡到遠處的午門,畫面更有縱深。 3.角樓:四季天象的天然畫布 位置:推薦東北角樓(近文華殿)或西北角樓(近神武門),前者遊客較少,後者視野更開闊。 黃金時段:日出後1小時(7:00-8:00)、日落前2小時(15:00-17:00),光線暖而不燥。 進階玩法: 護城河無風時,水面如鏡,可拍“天地對稱”:鏡頭貼近水面,讓角樓、倒影各占半屏,後期輕微調色,像極了古人畫的界畫; 雨過天晴時,雲隙光穿透雲層打在角樓飛簷上,用慢門(1/15s)拍出動感,飛簷的輪廓會更靈動。 4.景山萬春亭:中軸線的終極視角 位置:景山山頂萬春亭,建議從東側臺階上(避開主路人流)。 拍攝策略: 正南方向拍全景:用廣角鏡頭,讓中軸線從亭脚延伸至永定門,建築的秩序感會被無限放大; 若遇人潮,向西側移動兩步,斜拍神武門與中軸線:紅牆、
00:00 / 06: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