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cccc1周前
公元1104年 20日 冬季 大秦帝国最后在卡拉迪亚大陆实现大一统的壮举 这片大陆的子民终于得到了休养生息 国泰民安的生活 曾经的敌人一部分向我俯首称臣 有些则已经成为冢中枯骨 我让卡拉迪亚的子民永远不再受战乱之苦 可日月依旧转轮 老天没有降下怜悯的垂眸 我也在随着时间渐渐老去 还记得自打起事以来 大大小小战事无不当先 虽然我总把“一将功成万骨枯”挂在嘴边 但看着战场上尸横遍野 一个个离我而去的弟兄 我总会在深夜一个人怪罪自己的大意 有人骂我是窃国贼 有人骂我穷兵黩武 好大喜功 从不爱惜国力民生 但世人不知道我宵衣旰食 在战场上爬冰卧雪 正因为我并非正统的帝国血脉 所以从没有一刻懈怠 就是希望史官笔下的我能体面一些 让是非功过 由后人评说 转眼十年又过去 国家也已经从那场“八王之乱”所带来的痛苦阴霾走出来了 而我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  那天天好 我一时兴起带着几位和我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去了一趟蒂亚尔的雪山 说是想去看看无数个兄弟流血和用生命打下来的江山有多美 到了山顶后放眼望去 无风无雨 连云雾都像是感应到了天子的到来 划开了一道风景线 些许的阳光映射在我的脸上 我不由感慨的说道:“如此江山 岂不让人留恋” 十年如一日 我看着身边的兄弟也已经被岁月磨平了棱角 从以前的意气风发 到现在满脸都是被时间雕刻的皱纹 思绪不由自主的回到了当初在马凯布立下誓言要还天下一个太平的那天 兄弟们看着我迟暮的脸庞 不禁都红了眼眶 却也担心我的身体 便有些催促我回到马凯布歇息 公元1135年 15日 夏季 在我驾崩当天的早上 终于 我像是感受到了死神的呼唤 浑身乏力 一坐起来就晕 走到门口就没了力气 御医说我脉象已经是油尽灯枯 犹如狂风前的蜡烛 大雨里的孤灯 只在朝夕之间了 当时皇后 几位公子和几位弟兄都在 交代完国事后 在这最后的时间里 我唯独留下了我的兄弟们 这一刻我们不再是君臣 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知己 我和他们诉说着我在最后的这些日子里总幻想自己还是20岁的小伙子 能开着300斤弓 上马杀敌 累了 能啃下十斤羊肉 喝5升的酒 感慨着岁月不留人 说自己纵有万里江山 却仍然没能征服时间 我和老兄弟们诉说着这些年的过往 直到傍晚 夕阳西下 我躺在床上已经奄奄一息 我不禁的回想“如果当初不选择从军起义 我的这一生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steam游戏 #骑砍2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2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西汉:奠定华夏根基的大一统王朝 公元前 202 年,刘邦击败项羽、定鼎天下,定都长安,史称 “西汉”。这个承秦启汉的王朝,一边收拾秦末战乱的残局,一边开创适配华夏的治国范式 —— 初期奉行 “黄老之术”,文景二帝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让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用数十年时间攒下足以支撑盛世的国力。 到汉武帝时期,西汉迎来巅峰:政治上推恩令削弱诸侯,彻底巩固中央集权;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封狼居胥” 将漠北纳入势力范围,终结 “匈奴南下牧马” 的威胁;文化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家思想成为此后两千年中国的主流精神内核;外交上遣张骞通西域,踏出连接东西方的 “丝绸之路”,让中原文明与西域诸国首次实现深度交融。 昭宣二帝延续盛世,“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史称 “昭宣中兴”;即便中后期遭遇外戚干政、土地兼并等问题,西汉仍在科技(造纸术雏形)、经济(盐铁官营)、民族融合(西域都护府设立,首次正式管辖西域)上留下深刻印记。 这个存在近四百年的王朝,不仅结束了秦末以来的分裂,更用 “大一统” 的实践、“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的气魄,塑造了汉族的名称起源与华夏文明的核心认同 —— 它不是秦制的简单延续,而是在制度、文化、疆域上,真正为 “中国” 这个概念打下了坚实根基,成为后世王朝追慕的 “盛世范本”。#历史 #历史故事 #睡前抖一抖 编辑分享
00:00 / 1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6: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秦始皇的伟大功绩:奠基华夏大一统的开拓者 评价秦始皇需脱离“暴君”标签的单一认知,他的诸多举措深刻塑造了华夏文明的根基,其功绩的长远影响远超历史争议: 1. 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框架:以武力结束春秋战国数百年分裂混战,首次将“大一统”从理念变为现实。他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郡(后增至40余郡),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彻底打破诸侯割据的格局,让“统一”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趋势,这是后世任何王朝都无法绕开的政治基础。 2. 构建华夏文明的“通用语言”与“经济规则”:统一文字为小篆,使各地迥异的文字归于统一,解决了跨地域文化交流与政令传达的障碍,让华夏文化有了稳定的传承载体;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与度量衡(长度、容量、重量标准),消除了各地贸易壁垒,从经济层面将不同区域的民众绑定为利益共同体,为后世王朝的经济整合奠定了模板。 3. 推动疆域整合与基础设施建设:派兵南征百越,将岭南地区(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正式纳入中原政权管辖,首次实现了对南方沿海地区的有效治理;修筑万里长城,构建起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战略屏障,保护了中原农耕文明的稳定发展;开凿灵渠,打通长江与珠江水系,不仅解决了南征军队的粮草运输问题,更促进了南北物资交流与民族融合,其水利价值沿用千年。 4. 确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行政、军事、监察),分工明确且相互制衡,形成了一套高效的中央行政体系;地方推行郡县制,取代了血缘世袭的分封制,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这种“中央-地方”的行政架构被后世王朝持续沿用,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范式。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8: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1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