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能源大会本周开幕,技术突破开启万亿清洁能源新纪元 一、大会核心信息概览 本次国际核聚变能源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3日至18日在成都举行,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办。会议核心议程是科技部将发布《核聚变研发路线图》,明确磁约束与惯性约束技术路径的资金分配,并宣布2025-2030年千亿级投入计划。这是在EAST实现1亿℃等离子体稳态运行1066秒、"中国环流三号"完成双亿度运行等重大技术突破的背景下召开的,标志着核聚变能源从实验研究向工程化应用的重要转折。 二、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 中国在核聚变领域取得显著突破,主要体现在三条技术路线的并行发展:主流的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如EAST、中国环流三号)、Z箍缩以及场反位形(FRC)。特别是新奥集团"玄龙-50U"验证了氢硼聚变无氚路线的可行性,为更安全的聚变能源提供了新可能。商业化方面,业内预计2030年至2035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6万亿元,中国有望在2027年建成聚变能实验装置。 三、产业链与投资机遇分析 随着千亿级投资计划的宣布,核聚变产业链将迎来全面发展机遇: - 上游材料:高温超导带材、氚增殖材料、高纯度钨等需求激增 - 中游设备:真空室、超导磁体等核心部件进入产业化阶段 - 下游应用:聚变发电示范堆建设将带动相关工程服务需求 此次大会的召开,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对核聚变产业的关注度,尤其是那些已经参与ITER、EAST、中国环流三号等国家级项目的企业,以及在中高温超导材料、关键部件制造等领域具有技术优势的公司。 #可控核聚变 #人造太阳 #股票干货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3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20251016】瑞银十五五展望: 2025年10月6日瑞银研报之十五五规划展望,源哥深度解读。我国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起草建议预计将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举行的会议上审议,最终大纲将于2026年3月的大会上批准发布。尽管“十四五”期间面临疫情、贸易摩擦及中美贸易战冲击,多数关键目标预计可达成,但碳排放强度目标或难实现。 展望“十五五”,**“高质量增长”**将成为核心任务。隐性GDP增速目标或定为**4.5-5.0%**,略低于“十四五”水平。为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25,000-30,000美元及GDP翻番目标,需稳定名义增长与人民币汇率。若规划明确名义GDP或通胀目标,将带来积极市场信号。 **创新**是首要驱动力。研发支出年均增速将超7%,占GDP比重从2024年的2.7%升至2030年**3.2%以上**。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与高端装备。核心数字产业占GDP比重有望从10.4%提升至13%以上。 需求侧将**强力提振消费**。目标将消费占GDP比重从2024年的56.6%提升至**58-60%**,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保、扩大优质服务供给与解除消费限制实现。同时坚持**“投资于人”**,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强职业培训,增加教育、医疗、养老、育儿投入,或大幅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 结构性改革将深化。**“反内卷”**聚焦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遏制地方低效投资,释放消费潜力。**财政改革提速**,扩大个税税基,纳入资本利得与资产收入,推动消费税更多划归地方,缓解央地收支错配。 对外将深化**开放战略**,重点向外资开放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文旅、体育与金融等服务业。同时支持企业“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提升国际竞争力。 绿色转型保持雄心。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提至**25%**(2024年约20%),2026-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需降超24%,挑战巨大。 “十五五”不仅是增速调整,更是系统性转型:以绿色科技升级产业,以创新夯实基础,以民生激活内需,以改革提升效率。这标志着我国正从出口投资驱动,迈向以内生均衡、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新发展范式。#十五五规划 #房地产 #养老 #民生 #新质生产力
00:00 / 05: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67
00:00 / 03: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6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3
00:00 / 09: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0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5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