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0
曾国藩说: 寸心郁郁不自得,因思日内以金陵、宁国危险之状,忧灼过度;又以江西诸事掣肘,闷损不堪。皆由平日于养气上欠功夫,故不能不动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 我内心忧愁苦闷,十分不自在。因为整天惦记着金陵和宁国前线的危险局势,心如火烧、过度的忧虑焦急让我坐立不安;又因为江西那边诸事不顺,处处被人掣肘,使得我郁闷不堪,憋屈得很。这都是因为平时在涵养心气方面下的功夫不够,所以才没办法做到内心平静、一遇到事就绪波动。 阅读理解: 曾国藩的“养气”:不是空谈、不是气功、不是玄学,是落地的“心态培养法”、“心理力量训练”、“情绪控制术”。 曾国藩的“养气”,从不是玄乎的“练气”,而是针对日常情绪、心性的务实修炼。其核心是让自己“遇顺不飘、遇逆不躁”,既能稳住心气,又能守住本心,本质是“把情绪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一、“养气”的核心:两重能力的修炼。 能力一、控情绪:不被外界牵着走。 面对金陵危急、江西掣肘时,他曾“心如火烧”,后来反省“养气不足”。这里的“养气”,首先是“控制焦躁的能力”。不是压抑情绪,而是不让“忧虑、愤怒、急躁”冲昏头脑,比如遇到急事不立刻拍板,先静坐片刻;被人反驳不马上争执,先忍一忍听对方说完。 能力二、守本心:遇事有“定见”。 他推崇孟子“自反而缩,行慊于心”,“养气”也包括“守住原则的底气”。比如坚持弹劾贪官时,哪怕遭同僚排挤,也不妥协。因为他先“自反”:自己做得对、问心无愧,这股“气”就不会因外界压力散掉,反而能支撑他沉住气做事。 二、“养气”的实招:就靠两件日常事。 第一招、静坐:每天一小时“收心”。 他再忙也雷打不动地每日静坐。这不是“发呆”,是帮心“从乱中抽离”。比如心里因事“忧灼过度”时,越想越乱,静坐能让心气慢慢沉下来,就像把“烧得慌的心”放在凉水里浸一浸,再看问题就清醒了。 第二招、反省:日记里“盯紧自己”。 他的日记常写“今日因事烦躁,是养气不深”“与人争执,是心气太浮”。通过每天复盘,把“养气不足”的时刻揪出来,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就会下意识提醒自己“稳住”。比如下次被批评时,先想到“别冲动,是我养气的功夫到了”,慢慢就成了习惯。#曾国藩
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