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
#创作灵感 缺爱型人格会陷入“渴望被爱”的圈套 太缺爱的人其实都容易陷入一个圈套,叫渴望被爱。因为缺爱,所以谁陪在他的身边他就爱谁,他分不清是喜欢还是依赖。因为害怕孤单,所以宁愿将就也不愿一个人。 缺爱还有几个表现: 第一个就是性缘脑。只要遇到一个异性,他就会用一种找对象的标准去审视对方,把对方当做潜在发展的另一半。如果恰巧对方对方还对他有一些比较友好的动作,他就会认为对方该不会是喜欢自己吧?而女生造成性缘脑的原因其实是源自于童年父爱的缺失。她们童年是没有获得足够来自异性的爱,也缺乏处理跟异性关系的能力。 - 第二个就是爱幻想。童年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就很容易掉进一个幻想的世界里边,他们会幻想自己被爱,幻想自己有很多求而不得的东西,并把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外部世界。比如现在看到很多人特别爱嗑CP,这个在心理学上叫代替性满足,就是把自己想要被爱的这种欲望投射到自己喜欢的CP身上,然后看他们谈恋爱,来满足自己对美好关系的幻想。 - 最后就是情感麻木。因为没有被偏爱过的小朋友是学不会爱人的。比如身边的人不舒服了,他就会很尴尬。这个时候貌似应该表现关心,但其实他内心毫无波澜。很容易察觉到别人的情绪,但又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好像失去了爱人的能力。这是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需要学习的,包括人格的成长。可能有些同学运气很好,他从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教他了,比如父母很擅长表达爱,那么他从小也就习得了这些。 对于大多数缺爱的我们来说,没有人从小教我们,我们自然也不会表达爱。缺爱的人该怎么办? - 首先要承认自己缺爱,大方的面对曾经的痛苦,童年的缺失,原生家庭的伤害。当你提起它不再破防,你就可以直面它了。 - 然后不要乞讨,爱你不能要求别人有多爱你,不要对别人有太大的期望。关系的本质是交换。 - 最后永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认真照顾自己的#缺爱的人该怎么治愈 #缺爱的人 身体和感受,在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做一些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遵循自己的意愿生活。当你足够爱自己,别人也会来爱你。#缺乏安全感 #缺爱的女人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01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喜欢什么类型的人,其实潜意识中可以反映出你父母是如何对待你的。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反复爱上同一类型的人,比如说同一种性格,同一个星座,同一类MBTI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未必是这些人身上真的有你特别喜欢和欣赏的特质,而是他们身上映射了你童年时期的创伤体验。以下是4种常见伴侣类型,及其背后的家庭创伤,可以看一看你属于哪一种。第一种情绪稳定性。如果你总容易被那些成熟内敛,性格看上去特别淡定的。所吸引,他说明你小的时候没有获得过来自父母稳定的爱,他们时而给予你很多关注,时而又完全忽视你,在这种不确定的情感环境中成长,会导致你的内心充满焦虑和无助。所以长大后,你自然会被那些看上去情绪稳定、内核强大的人吸引。然而,这类人十有八九都是回避型依恋,而他们表面上的云淡风轻,性格稳定,其实都是一种情感隔离的表现。他们可能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可靠,反而会让你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第二种温柔体贴型,就是那种。语气温柔,外表看上去永远不会发火的人。如果你总是反复被这类人吸引,那说明你小时候可能经历过家庭暴力或情感压抑。比如你父母有一方脾气暴躁,经常在家发脾气摔东西,甚至对你进行肢体暴力,又或者你从小就被教导,不要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你会对一切争执和激烈情绪产生本能的恐惧。所以长大之后,你会偏好寻找性格温和,表面上看起来毫无攻击性的人做伴侣,因为他们的温柔,让你感到安全。然而这种。安全感可能让你回避了真正需要面对的情感问题,阻碍你建立深层次的亲密关系。第三种,执行类型,如果你对聪明人特别着迷,总是被高智商有逻辑的人吸引,这可能和你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关。你的父母可能很重视考试成绩和聪明才智,强调用分数和排名来定义一个人的价值,甚至会阻止你和学习不好的人交朋友,在这种氛围下长大,你可能无意识的将聪明视为判断一个人好不好的重要标准。并且你的安全感和价值感也会全部来。来自于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所以在你长大之后找对象,就会倾向去找一个高智商的伴侣。第四种成熟的爹妈。如果你在感情里总是喜欢找那种年纪比你大,能够宠着你照顾你的爹系男友妈系女友,这可能是因为你在童年时期,从异性父母那里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你的异性父母要么是一直缺位,要么就是一直忽略你。#找对象要找什么样的人 #找对象的标准 #心理问题咨询
00:00 / 0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90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