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一分钟了解瓷器的八大色系!满干货收藏好。 釉之于瓷器,犹如皮肤之于骨肉。最早的釉色,其实经历了从黑到青到白的一个提纯过程。人们显然不满足于单一的颜色,于是有了五颜六色的颜色釉。 决定瓷器颜色的因素有很多,釉的原料、技法、烧制温度和时间都会影响瓷器的色泽,即使是略微的差别,也会造成最终瓷器的色差。 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盘点下瓷器的八大色系及其常见颜色: 1️⃣青釉,青釉是我国使用最早,延用时间最久,分布最广的一个釉种。釉中大约含有2%的铁元素,经过高温还原,就会呈现出青色。其特点为古雅滋润、釉面均匀、釉质坚致细腻,包含颜色种类丰富,它可细分为天青、影青、豆青、翠青、粉青、冬青、虾青、秘色、梅子青等。 2️⃣白釉,白瓷是由青瓷演变而来的,从青到白其实就是对釉中铁元素不断提炼的过程,当釉料中铁的含量降低到0.75%以下,白瓷就诞生了。白釉又可细分为卵白、象牙白、甜白、青白等。 3️⃣蓝釉,蓝色釉最早出现在唐三彩中,在元朝时烧制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以钴作为着色剂的蓝色釉,有低温蓝釉和高温蓝釉之分。可细分为洒蓝、孔雀蓝、高温钴蓝、回青、天蓝、霁蓝等。 4️⃣绿釉,绿釉是用铜作为着色剂,再以铅化合物为助溶剂烧制出的瓷器,绿色釉相比于青釉颜色更加鲜明,程度更深。绿釉分为孔雀绿、秋葵绿、松石绿、瓜皮绿、郎窑绿、苹果绿等。 5️⃣黄釉,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权势和地位,明清时期的黄釉瓷,只有帝王才有权使用,是一种尊贵身份的象征。其可细分为鸡油黄、柠檬黄、蛋黄、浇黄、茶叶末、鳝鱼黄等。 6️⃣红釉,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喜庆、欢乐和吉祥。红色釉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经过高温还原焰一次烧制而成。红釉可细分为珊瑚红、豇豆红、郎窑红、祭红、胭脂红、钧红、矾红、宝石红、粉红等。 7️⃣黑釉,早期瓷器经常会见到黑色,原因在于其铁含量较高,古人没办法处理好。随着历史沿革、技术进步,黑瓷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少量的黑瓷变成了美学上的追求。黑釉包括墨彩、乌金釉、黑彩、玳瑁釉、滴油釉、兔毫釉等。 8️⃣紫釉,紫色在古代是个稀有色,很难烧成,紫色的釉以锰作为着色剂,早期的紫色会更偏黑,直到清朝用金红和钴蓝配制,才出现了标准紫色。紫釉又囊括了茄皮紫、淡茄皮紫、紫金、玫瑰紫等。 #瓷器知识 #陶瓷文化 #瓷器爱好者 #白玉细瓷 #国潮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 谁懂啊!宋人的审美真的太绝了! 看惯了浓墨重彩的新中式,反而被宋式美学的「留白」狠狠戳中 —— 素色釉的茶盏、线条利落的圈椅、透光的纱罗帘,明明极简却满是诗意,像把《千里江山图》里的雅致裁进了日常。 ✨ 3 个宋式美学设计小心得,新手也能抄作业: ❶ 器物选「素」不选「繁」 避开雕花和亮色,入了只月白釉的盖碗,釉面像蒙着层薄雾,倒茶时连水流都变温柔了;书架上摆个青瓷瓶,插两支干枝就能撑起整个角落的意境,比满瓶鲜花更有「空寂感」。 ❷ 空间留「气」不填满 客厅没做复杂背景墙,只刷了奶杏色乳胶漆,挂一幅浅绛山水卷轴,底下放张胡桃木禅意矮桌,朋友来都说「坐这儿喝茶像在书院里」。宋式讲究「虚实相生」,留白处反而能装下更多生活想象~ ❸ 光影要「柔」不要「硬」 把厚重窗帘换成半透的棉麻纱帘,下午阳光透过纱帘洒在地板上,光影会随时间慢慢移动,连扫地都成了赏景;晚上开盏仿宋式烛台小灯,暖光映着茶席,瞬间有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氛围。 💡 其实宋式美学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古物,而是藏在细节里的生活态度 —— 不追求满,不炫耀奢,用最简单的元素活出雅致。现在每天坐在茶席前喝茶看书,都觉得自己偷来了大宋的半日闲~ #设计#宋式美学#宋代美学#庭院设计#会所设计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