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0
示儿宋·陆游|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拼音讲解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讲解:《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首句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第二句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第三句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最后一句写作者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父亲,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用笔曲折,行文多变,语言没有丝毫雕琢,直抒胸臆,浑然天成,以极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极深厚、强烈的情感,自然地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和抖音一起学古诗 #每日古诗打卡 #国学文化 #古诗词 #小学语文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五上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示儿》 【作者简介】 陆游 (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创作的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代表诗作有《示儿》《游山西村》《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写作背景】陆游出生后不久,金人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北宋灭亡。宋徽宗的儿子赵构(宋高宗)逃到南方,在临安建立了南宋,他不但不思收复失地反而向金人屈膝求和。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后来,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写下了这首诗。 《题临安邸》 【作者简介】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生卒年不祥。代表作有《题临安邸》《长相思》《洞仙歌》等。 【资料介绍】 北宋灭亡:南宋之所以被称为南宋,是因为之前有一个覆亡了的宋王朝——史称北宋。1126年,全国侵略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京。北宋灭亡后,淮河以北,整个中原地带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下,重建的宋王朝偏安江南,只剩下半壁河山,故称南宋。 南宋偏安:当权者对外屈辱求和,对内排斥、迫害忠臣良将,守着半壁江山醉生梦死,不思进取。 北宋时期的汴京:常住人口近十万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北宋末年京城商业繁华,许多街道商店清晨五更便开始营业,直至半夜方歇,一些饮食店甚至通宵营业。 《己亥杂诗》 【作者简介】龚自珍:字尔王,又宇璱(sè )人,清代人。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代表作有组诗 《己亥杂诗》。 【写作背景】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写的一组诗。这一年诗人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返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着生沽在苦难中的人民,想到清政府腐败无能、不重用人才的社会现状,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写下了300余首诗,题为《己亥杂诗》,本诗是其中一首。 #小学语文课堂笔记 #教师备课笔记 #手写笔记 #古诗三首 #五年级语文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1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81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