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6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玉米地中常见的瓢虫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等,它们大多是益虫,对控制玉米害虫有重要作用。以下是具体介绍: • 七星瓢虫:成虫体长5.0-7.0mm,体宽4.0-5.5mm,体背光滑无毛,半球形拱起明显。头黑色,鞘翅橙黄色、橙红色或红色,典型特征是两鞘翅上共有7个黑斑。七星瓢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主要以蚜虫为食,可捕食玉米蚜等60多种蚜虫,有时也取食小土粒、真菌孢子等。 • 异色瓢虫:成虫体长5.4-8.0mm,宽3.8-5.2mm,体背高度拱起,体色和体表斑纹变化较大,有浅色型和深色型,浅色型多为橙黄色或橙红色,深色型鞘翅黑色,通常每边鞘翅上有1-6个红斑。其幼虫灰黑色,腹部1-3节背面两侧各有1个桔黄色枝刺。异色瓢虫捕食范围广,主要捕食蚜虫,也可捕食蚧壳虫、木虱等害虫。 • 龟纹瓢虫:体长3.5-4.7mm,体宽2.5-3.2mm,半球形拱起较弱。头部白色或黄白色,头顶黑色,鞘翅黄色、黄白色或橙红色,侧缘半透明,典型特征是翅鞘上的黑色斑呈龟纹状。龟纹瓢虫成虫足黄褐色,卵块产于植物叶片背面。它对玉米蚜等害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七星瓢虫”名字的核心来源是其鞘翅(翅膀外壳)上通常有7个黑色斑点,是这类瓢虫中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因此被命名。它出现“星数不同、颜色不一样”的情况,本质是因为瓢虫是一个大家族,并非所有都叫七星瓢虫,具体原因有两点: 1、种类差异:瓢虫科包含多种不同物种,不同种类的斑点数量、颜色天生不同。比如“二星瓢虫”只有2个斑点,“十三星瓢虫”有13个斑点,而“大红瓢虫”甚至是通体红色无斑点。 2、个体变异与环境影响:即使是七星瓢虫这一物种,也可能因基因微小变异或生长环境(如温度、食物)影响,出现斑点数量略有差异(如6个或8个)、颜色深浅不同的情况,但这属于少数个体特例。 #昆虫世界 #玉米地 #乡村田野 #微观世界 #大自然
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