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6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1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8
00:00 / 04: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9: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5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9
15年,山东一名邮递员派件时,发现一封奇特的信件,收件人竟是“公建厚烈士”。可这位烈士查无此人,邮递员便将信件退了回去。没想到一年后,信件又出现了。邮递员按捺不住好奇心,决定寻找真相。   邮递员叫王德建,是山东省蒙阴县坦埠区邮局的一名普通员工。一年后,王德建再一次看到这封信时,信封上比去年多了一行注释:“该烈士29岁,1947年12月牺牲于菏泽战役。望邮递员同志再辛苦一下,帮烈士找到家。”   王德建看完后,被深深地触动了,他能感受到发件人的良苦用心。同时,他也被这个年纪轻轻就牺牲的烈士感动了。29岁,跟现在的自己同龄,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啊。   他心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烈士的英魂一直在外漂泊着,我得想办法帮他找到家人。”   从此,王德建踏上了帮公建厚烈士寻亲的漫长之路。但要帮一个70年前就牺牲的烈士找到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好在信封上的收件地址写着:山东省蒙阴县坦埠区朱下村。王德建细想了一番,坦埠区只有一个同音的“诸夏村”,刚好是他负责的片区,所以自己还算熟悉。可烈士要是还活着的话也近百岁了,这意味着只能找上岁数的人打听。   于是,王德建一有时间就往诸夏村跑,他专门向村里的老人打听公建厚的名字,可惜的是,没有一个人认识。倒是有个老人说:“离我们这两公里地,有个寨后村,那儿有姓公的人家,听说当初也有参军没回来的烈士,也许这是地址写错了。”   因此,王德建又赶到了寨后村,但他找遍了所有姓公的人家,还向家有烈士的人家打听,可还是一无所获。   无奈之下,他又回到诸夏村,继续跟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唠嗑,希望能得到多一点线索。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位老人无意间说起家谱的事,他提到“咱们村龚家他们有建字辈啊”。对呀,公和龚同音呀。   这让王德建一下子看到了希望,他立马就去了诸夏村的龚家胡同里,挨家询问,还真找到了一位自称是公建后本家的八旬老人。   据老人回忆说:我与他家当时是邻居。当年,咱们的部队经过蒙阴县时,龚建厚知道后直接奔到庄稼地,和正在田里干活的母亲说了声:“我要参军了。”随后就跟着部队走了,连家都没回。   于是,在老人的帮助下,王德建终于把信送到了龚建厚侄子的手中。他侄子激动地说,“新中国解放后,我奶奶多次去民政部门打听二伯的消息,只知道他牺牲了,却不知他葬在哪里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51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