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25
明知欠款人没钱还要起诉吗? 务必起诉,从法律层面可以固定债权、中断时效、利用查控系统挖掘财产,并可以通过失信惩戒形成长期威慑。 1. 诉讼时效:避免丧失胜诉权 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算。 如果超过时效起诉,债务人可主张时效抗辩,债权人将败诉。 起诉的作用: 起诉行为本身可中断诉讼时效,时效从判决生效或程序终结时重新计算。即使对方当前无钱,起诉也能确保债权在法律上持续有效。 2. 网络查控:挖掘隐匿财产的可能 法院可以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债务人名下所有银行账户、微信/支付宝资金、房产、车辆等财产。 3. 先来后到:抢占执行顺位优势 对同一债务人,先申请强制执行的债权人优先受偿。若财产不足清偿,无担保物权的债权人按债权比例分配,但先查封财产者具有处置主动权。 4. 列为失信与限高:长期施压迫使还款 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将面临: 限制高消费:禁止乘坐飞机高铁、入住星级酒店、购买房产车辆等。 公开曝光:个人信息纳入失信名单向社会公布,影响商业合作与社会信誉。 子女牵连: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考公、参军等政审可能受限。 施压效果:上述措施大幅增加债务人生活及经营成本,迫使其主动还款。 即便当前无财产,未来经济状况改善后,债务人通常优先偿还已判决债务以解除失信惩戒。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1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5
00:00 / 04: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