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嵩县湿地公园的相关告知书。嵩县老乡们大家好,近期网络上关于汛情影响陆浑湿地的关注度较高,现将湿地生态修复相关工作回复如下: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有“地球之肾”的美誉。湿地本身是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其存在本身就与水密切相关,部分区域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被进一步淹没,但这种“淹没”是湿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一部分,而非简单的“被淹”,是生态性的“淹没”,也是湿地的天然特性。 陆浑湖湿地公园作为湖库型湿地,生态系统天然具有周期性水淹特征,通过淹没与干涸交替维持生态平衡。这种动态过程有助于促进土壤通气和营养循环以及净化水质,同时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当前实施的陆浑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湿地基地构建、主河道疏浚、水系构建、岸坡防护、植被修复。工程从设计之初已做好应对汛期的充分考虑,主要通过主河道疏浚的泥沙就近堆砌构建湿地基地,并采取岸坡防护工程来保证湿地基地不被破坏;在植被种类的选择上,经过多名湿地修复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员进行筛选,种植的种类全部为耐水植被,草本植被以芦苇、菖蒲、花叶芦竹、荷花、再力花、茭白、水生鸢尾、水葱等为主,木本植物以海滨木槿、垂柳、落羽杉、枫杨为主,既使淹没也对植被的成活率影响不大。 近期因持续降雨,水位高度迅速增长,跨湖桥上游动物栖息塘工程于2024年实施,种植的芦苇、菖蒲、花叶芦竹等水生植被经过一年的生长,根茎已充分扎根,即便在汛期被淹没1—2个月,存活率也不会受到大的影响。跨湖桥下游区域部分植被因栽植时间较短,成活率受到影响,但对总体修复效果影响不大,汛期结束水位稳定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受影响植被进行补种。感谢嵩县社会各界对陆浑湿地的持续关注。湿地修复工作并非一蹴而就,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个缓慢进程。同时提醒广大群众,河边观望水情有危险,切记注意生命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见证陆浑湿地的美好画卷。#嵩县微生活 #嵩县本地最新消息 #嵩县本地实拍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0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7: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3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6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7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3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63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