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藏着成大事的三句玄机,听懂了,路会越走越宽: 第一句:动善时 天有四时轮转,人当如草木顺生:春不抢发芽,秋不违结果。见过老农春耕不违农时,秋收不赶雨季,终得仓廪实;也见创业者在行业寒冬蛰伏练内功,风口来时一击即中。所谓 “动善时”,不是等,是像流水遇壑则绕、逢滩则缓 —— 该沉时如冬藏的种子,该起时如惊蛰的惊雷。顺时而动,是借天地之势,让每步都踩在节奏上。 第二句:夫唯不争 山谷因低,能纳万溪;明月不争,清辉自满。职场上不争功劳的人,往往被托以重任;人际中不争长短的人,反而攒下真交情。所谓 “不争”,不是让,是跳出 “非赢即输” 的困局:如流水不与石争硬,却能穿石;如大地不与草争高,却能载万物。不争一时之锋,方得长久之势。 第三句:大象无形 杯盘因空能盛水,房屋因空能住人。成大事者,既要抓得住看得见的利,更要守得住看不见的根:企业家的初心、学者的风骨、普通人的善意,这些无形的东西,恰如树的根系,深扎土中才撑得起参天。看得见的是业绩,看不见的是人心;抓得住的是利益,抓不住的是格局。 这三句不是教条,是《道德经》教的 “借势、守心、立根”—— 顺时者稳,不争者远,守 “无” 者强。#国学智慧 #国学 #人性智慧 #道德经 #国学文化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78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3: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4: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每日分享老子 道德经 帛书 德经 第《38》章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释义:事先存在的认知,不过是大道的浮华(已脱离事实),追随它就是愚昧的开端。所以大丈夫选择敦厚(如忠信),而不居于浅薄(如虚礼);选择朴实(内在),而不居于浮华(表象)。因此取其厚实,而弃其薄华。 宋太宗热衷于“战前赐阵图”,史载他忙于“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即在战争发生之前,他先规划设计好各类阵图,命令前线将帅严格遵行,并让心腹属下为监军,不容有任何变通之余地,从而达到遥制将帅排兵作战的目的。仗还没有打,就先设定死了要怎么打。这样去打仗的结果可想而知,屡战屡败。 所以当孔子周游列国而得不到任用,带着他的“六经”去向老子求教时,老子说:“幸好啊!你没有遇到想用它去治国的君王。你研究的六经,只不过是先王留下来的遗迹,又哪里是他们的真实内涵呢!脚印是脚踩出来的,但脚印却并不是脚”。同样的脚,踩在不同地面上的印记也并不相同,先王在过去所采取的行动,放在当下就不一定适用。所以我们要依托的是脚,而不是脚留下的印迹——“居其实,不居其华”。#读书 #强烈推荐 #每天学习一点点 #上热搜 @DOU+小助手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5: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3: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