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仅有107件的汝瓷 带你揭秘那独有的天青色 汝窑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其独特的青瓷著称于世。汝窑的产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一带,这一地区历史上属于汝州,因此得名“汝窑”。汝窑的烧制技艺大约始于北宋中期,至北宋晚期达到鼎盛,南宋以后逐渐衰落。   汝窑瓷器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釉色**:汝窑瓷器以天青色为主,这种颜色淡雅柔和,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誉。此外,还有豆青、卵白等颜色,但都以青色系为主。   2. **造型**:汝窑瓷器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多为碗、盘、瓶、洗等日常用具,也有少量的文房四宝等艺术品。   3. **开片**:汝窑瓷器表面常有细密的裂纹,称为“开片”,这是由于胎体与釉料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自然现象。这些裂纹有的如冰裂,有的如蟹爪,形态各异,增加了瓷器的艺术美感。   4. **胎质**:汝窑瓷器的胎体较薄,质地细腻,呈灰白色或浅灰色,手感温润如玉。   5. **装饰**:汝窑瓷器大多不施加过多的装饰,以素面为主,偶有刻花、划花等简单装饰,追求的是自然之美。   汝窑因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传世的汝窑真品极为稀少,每一件都堪称国宝级文物,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 #博物馆 #汝窑 #宋瓷 #上海博物馆 #器物之美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4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8: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吉寳斋收藏的一件汝窑残件 汝窑弦纹鼎式炉是北宋时期的经典瓷器,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创烧背景 汝窑弦纹鼎式炉创烧于北宋晚期。据记载,宋徽宗梦中见到“雨过天青”之景,遂命窑工烧制类似釉色的瓷器。汝窑为宫廷烧造瓷器的时间较短,有学者推测大概只有20年或40年,这使得汝窑弦纹鼎式炉的存世量极为稀少。 器型特点 汝窑弦纹鼎式炉仿汉代铜器造型。它通常为直口,平底,口径和底径相若,下承以三足。外壁近口沿处、近底处各凸起两道弦纹,腹部中间凸起三道弦纹。整体比例协调,造型古朴典雅,兼具庄重与秀美感。  釉色特征 其釉色以天青色为主,青中泛蓝,似湖面初霁,有“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美妙意境。汝窑采用玛瑙入釉的配方,使釉面呈现出温润如玉的质感,釉层肥厚处如凝脂,浅薄处则透露出胎骨的香灰色。此外,釉面还会自然开片,纹路由细密的“蟹爪纹”与疏朗的“鱼子纹”交织,形成独特的冰裂纹效果。 鉴别特点 - 支钉痕:汝窑弦纹鼎式炉多采用满釉支烧工艺,器底通常留有三或五枚细小如芝麻状的支钉痕,露胎处呈香灰色,俗称“香灰胎”。 - 弦纹:弦纹是重要的装饰特征,真品的弦纹线条流畅,间距均匀,凸起处因釉薄常显铜红色“出筋”效果。 - 胎质:胎土淘洗精细,断面呈现“糯米胎”质感,胎釉结合处可见一线橙黄色过渡带,这是胎土中铁元素二次氧化所致。 - 釉色与开片:真品釉质莹润,釉色层次过渡自然,开片细碎且自然天成。用40倍显微放大镜观察,釉面有云雾状,气泡“寥若晨星”。#宋瓷 #汝窑 #博物馆 #古董 #吉寳斋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