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6: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4: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谒张衡墓记(我是南阳市没中学一位教师) 从南阳城出发,沿卧龙路向西行二十余里,便见张衡墓静卧于石桥镇的田畴间。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石牌坊,“汉征尚书张平子墓”七个鎏金大字古朴厚重,似在诉说墓主人生前的荣光。 穿过牌坊,甬道两侧的石人、石兽默然伫立,往前便是主墓冢。圆形封土堆覆着新草,前立“张衡之墓”碑,碑后松柏苍翠,隔绝了尘世喧嚣。墓旁的纪念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浑天仪的复原模型,这是他科学功绩的实证——他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最早测震装置;所著《灵宪》,更是首次科学解释月食成因。 转到展柜另一侧,《二京赋》的竹简复制品静静陈列,笔力雄健的文字里,藏着他“精思傅会,十年乃成”的文学匠心。作为汉赋四大家之一,他的赋作兼具铺陈之美与民生关怀,为后世文学立下行矩。 10月19日感冒服药欲睡,有人约去张衡故里看看,欣然接受前往。越独山山脚环线,过蒲山镇府前路,半小时路程就到了,门前唱大戏,熬中药去咳,去寒的大锅架在戏台一旁,先尝后买,民风民俗味浓。 身为南阳一名中学教师,站在墓前,心中满是崇敬。张衡“通五经,贯六艺”,既是科学家也是文学家,这种跨界求索的精神,正是我要讲给学生的人生课。这片土地孕育了如此伟人,我们更该以他为范,在教书育人中,传递这份求真务实、兼收并蓄的南阳风骨。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
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