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00:00 / 05: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77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4: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2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0
施工中途退场,如何妥善固定施工界面证据? 承包人中途退场,解决这些争议的关键,是固定施工界面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规则,如果承包人退场后,发包人实际控制了施工现场,那么发包人就有责任对争议工程量进行证据固定。如果发包人没有及时固定证据,或者因为后续施工导致工程量无法准确计量,那么发包人就需要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另一方面,承包人也不能不管不问。承包人需要提供一些已完工程量的初步证据,比如施工记录、交底文件之类的证据。还有,如果发包人说争议部分是第三方施工的,那发包人就得提供证据来证明。 下面咱们说具体措施。你要知道,公证保全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委托公证机构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公证,包括工程现状、隐蔽部位、材料堆放等等,这样能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公证的内容要详细,包括测量数据,比如标高、坐标、影像资料以及工程进度描述。 除了公证,还可以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比如,测量机构可以在公证的监督下,对已完工程的尺寸、范围等数据进行测绘并出具图纸;造价咨询机构则可以根据图纸和现场数据,初步核算已完工程量及造价,为后续的鉴定提供基础。另外,书面记录和签字确认也很重要。如果发包方愿意配合,双方最好共同签署一份《工程界面确认书》,把已完工程的范围、质量状态以及遗留问题都写清楚。如果发包方不配合,承包人可以通过EMS发送书面通知,并留存送达记录,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告知义务。 还要注意。在实际操作中,必备证据清单里应该包括工程资料,像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签证单、进度报告等;还有影像资料,比如退场时现场的全景、细部施工状态,以及隐蔽工程未覆盖前的影像;另外,第三方证明也很重要,比如监理日志、材料供应商记录,或者其他施工单位的旁证。 在风险防范方面,一定要注意及时性。第一,退场后要马上启动证据保全程序,不然后续施工一旦覆盖了原作业面,证据就很难固定。第二,证据还要全面,不能只关注部分争议点,要覆盖所有可能的问题,比如材料品牌、施工工艺差异等,避免选择性取证。第三,合法性也很重要。单方取证最好通过公证或律师见证,这样能增强证明力,避免因为程序上的瑕疵导致证据被推翻。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质量责任推定。如果发包人允许第三方进场继续施工,通常会被视为对承包人已完工程质量没有异议,后续的质量问题一般由发包人自己承担。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
00:00 / 2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