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3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
孩子输不起、一说就炸毛?别慌,这3个心理活动和应对方法家长必看 孩子输不起、批评不得,一说就炸毛?和爸爸玩乐高,被指出错误就抱胸撅嘴“讨厌爸爸”;和妈妈玩游戏连输两次,就闹着不玩了;甚至鞋子穿反被提醒,也会马上生气…… 其实,孩子的这些表现背后,藏着3个心理活动: 一、好胜心(自卑情结) 孩子在意这件事,想做好、想赢,这源于阿德勒的“自卑情结”——人会为了超越自己而努力。孩子想赢但不可能每次都赢,所以输了会哭、会生气,这正说明他有好胜心。 二、杏仁核反应 当孩子输了生气难受时,大脑的杏仁核会接管,开启防御机制。这时他听不进任何道理,只会用哭、闹来表达,这是大脑的本能反应,很正常。 三、逃避问题(怪别人或怪自己) • 怪别人:比如玩飞行棋输了就大哭大闹,逼得大人让着他,以此“赢”得局面; • 怪自己:输了就掉眼泪,通过自我内耗来逃避问题。但这两种方式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家长该怎么做? 1. 正常现象别慌张:孩子额叶发育不完全,要到25岁左右才能较好控制情绪,所以这种表现很正常。 2. 适当放水:和孩子玩游戏时,像“田忌赛马”一样偶尔让他赢一次,让他明白不是每次都能赢,也能体验胜利的喜悦。 3. 共情+多练: ◦ 共情:孩子输了生气,家长可以说“妈妈小时候也这样,玩这个输了就尖叫,可好笑了”,让孩子情绪稳定; ◦ 多练:情绪稳定后,回归问题本身,比如打羽毛球不会发球接球,就每天练,练多了能力提升,成就感满满,自然就不会输不起了。 孩子输不起不可怕,家长沉着冷静,用对方法,就能帮孩子走出这个局面~ #育儿 #正确引导孩子 #育儿经验分享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