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5: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0
一定要频繁记录自己,记录真的能改命 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曾提到:人类大多数的日常行为都处于“自动驾驶”状态。大部分人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按部就班地起床、上班、上学,没有目的地刷手机、稀里糊涂地看书学习,甚至娱乐放松,也是深陷在信息茧房里被大数据裹挟着无意识地接收信息…我们每天都在无意识状态下度过,在这种模式中任凭大脑自动驾驶,盲目做决定、反应、情绪波动,而不自知。 而记录,是一种很小的动作,却能在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 它并不是为了做内容、留下成果、获得认同,而是在提醒自己:有一个清醒的“我”,正在观察这一切。哪怕只是每天写下一两句话,拍一段几秒钟的视频,录下某个深夜的念头,都像是在生活的缝隙里,悄悄种下一个锚点,把人从混沌的海里拉回来。 不用追求形式的完美。备忘录、手账、拍照、语音、甚至朋友圈的只言片语,只要是真实发生、真实表达的,它就有价值。不是要记录“精彩的生活”,而是要记录“生活本来的样子”——记录幸福的瞬间,也记录落空的心情;记录成长的启发,也记录停滞和怀疑;记录那些看似平凡的一天,其实都是通往改变的起点。 心理学上,记录的本质是一种觉察的训练。它像显微镜一样,把模糊的、习以为常的内心过程,变得可见、可思考。每一次表达,都是对内在的一次整理。每一次复盘,都是一次把混乱变成秩序的尝试。我们以为自己理解了自己,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对情绪的逃避。而持续记录,会让那些被忽略的、被压抑的、不被承认的声音浮出水面。 也许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东西——一个能把模糊变清晰,把压抑变语言的过程。 “你想你的记忆都是模糊的,你会很惆怅,总感觉想不起这些细节。但视频可以把一切都给清晰地留下来。所以我后悔的事情有很多,但有一点我绝对不会后悔,就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持续的记录。”这不是为了“留下素材”,而是为了不辜负每一个曾经的自己。 长期坚持记录,会带来一种深层的变化。你开始知道自己为何而喜,为何而怒,什么让你疲惫,什么让你恢复元气。甚至在某些选择面前,不再轻易随波逐流,因为你看见过一个个自己曾经的反应模式,也知道哪些决定是真的出于内心。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那些未被意识到的东西,将成为命运。”记录的过程,就是把无意识变成意识的过程,把命运,变成选择。 #记录的意义 #知识分享 #潜意识 #心理学 #逆天改命
00:00 / 03: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78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5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1
00:00 / 09: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