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2月前
老婆最近总感觉身体不舒服,去了好几家医院检查,结果都没什么大问题。一开始我也觉得是她想多了,直到后来了解到 “焦虑抑郁躯体化” 这个说法,我和她都愣住了 —— 原来情绪长期压抑,真的会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身体不适,而且这种感受完全不受自己控制。 更让人揪心的是,当了解到这种可能性时,老婆反而更紧张了。她总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大病,没检查出来,愈发焦虑,身体的不适感就越明显,形成了 “焦虑加重躯体症状,躯体症状又加剧焦虑” 的恶性循环。好在现在还只是初步阶段,她对出去玩、买漂亮衣服这些事还有欲望。 或许有人会不理解:谁不想出去玩、穿漂亮衣服呢?但这些不过是普通人众多欲望之一,却是此刻支撑她的 “仅剩的微光”。就像很多明星、名人,明明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依然会被焦虑抑郁困扰。其实,焦虑抑郁的关键不在于外在条件,而在于情绪是否长期被压抑,是否有宣泄的出口。 作为丈夫,我心里很清楚,她的情绪积压,我也是原因之一。所以现在,我更明白包容和体谅有多重要。比如她喜欢在网上买衣服,不少朋友觉得不解,说 “那么多衣服穿得过来吗?太浪费钱了”。但在我看来,这只是爱好而已 —— 有人爱钓鱼,能在水边坐一天,买各种渔具也不便宜,我未必能理解;我自己喜欢捣鼓数码产品,一出新品就心痒,花钱也不少,别人或许也觉得不值。 每个人的兴趣不同,消费能力有别,但人生在世,谁都需要为自己的喜好付出。婚姻里,只要另一半能支持,保留一点自己的爱好,反而能让关系更稳固。就算暂时达不到完全支持,也可以商量着找个折中方案。毕竟,家庭和睦的前提,是别太压抑自己。如今生活压力这么大,学会释放压力,才能更有韧劲地走下去。
00:00 / 07: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9
如何和青春期的洪水猛兽斗争? 青春期孩子的"风暴与压力",家长该如何应对? 家有初中生,是不是感觉孩子像变了个人?别担心,这很可能是青春期在"作祟"。 从五年级到初三,孩子的身体和大脑正在经历剧烈变化。 - 生理上:身高猛蹿,第二性征出现。大脑的"情绪引擎"杏仁核发育成熟,但负责理性控制的前额叶皮层还没"完工"。 - 心理上: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自尊心爆棚,渴望独立,却又极度在意同伴的看法。 这些变化带来了不少挑战: - 情绪过山车: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或者突然变得沉默寡言。 - 亲子冲突:你说东他往西,总觉得你在控制他。 - 学业压力:面对更难的知识,有些孩子会感到吃力,甚至厌学。 - 同伴困扰:为了融入集体,可能会刻意讨好别人,或因被孤立而难过。 面对这些,家长需要从"管理者"转变为"支持者": 1.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当他生气时,别急着讲道理。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聊。" 2. 多听少说:把"你应该"换成"我建议",多问:"你是怎么想的?" 3. 给空间,立规矩:尊重的隐私,但在安全、健康等原则问题上,要有清晰且一致的底线。 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 情绪极端化: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甚至有自伤、自杀的想法。 - 行为失控:频繁逃学、离家出走,或出现幻觉、妄想等脱离现实的表现。 - 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上学,拒绝社交,睡眠和饮食出现严重问题。 青春期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用理解和支持陪伴他们,你会发现,那个懂事的孩子一直都在。 #怎么和孩子愉快交流 #怎么让孩子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心理学
00:00 / 04: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9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04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9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3: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85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