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运城 #医学科普 #骨折#骨折康复 #膏药 关于骨折的辩证气滞血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 概念理解: 气滞血瘀证在中医中指的是气机郁滞导致的血瘀现象,它表现为气血运行不畅的一种异常状态。 成因: 骨折后,由于外伤作用,常常导致气机郁滞,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气滞血瘀。 症状表现: 疼痛:骨折后,骨膜和周围软组织受到损伤,神经末梢暴露,刺激到受损神经时会产生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位于受伤区域,可能伴有刺痛感或持续性钝痛。 肿胀:骨折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组织间隙中,引起肿胀。肿胀一般发生在骨折处附近,严重者可出现张力性水疱或皮下瘀斑。 触痛:骨折端刺激周围的神经和肌肉组织,产生敏感反应,触摸时会引起明显的不适感。 活动受限:骨折导致肢体固定于异常位置,限制了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患者可能会感到伤肢不敢活动或无法自由移动。 皮下出血:骨折可能导致微血管破裂,使血液从破损的血管渗出至周围软组织,形成瘀斑。 其他:还可能伴随口渴、尿赤便秘、胸闷、胸胀等症状。 治疗方法: 保证足够休息,做好局部护理。 针灸、拔罐等中医理疗方式可以帮助缓解。 在严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如益母草颗粒、少腹逐瘀丸、血府逐瘀胶囊等药物来调理。 注意事项: 在调理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适当的活动,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气滞血瘀症状。 饮食应以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调整好心态,避免心情过度压抑,有助于病情的改善。 总之,骨折的辩证气滞血瘀是一种需要认真对待的病理状态。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缓解其带来的不适,促进患者的康复。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2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6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