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9: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65式军服即六五式系列军服,是1965年6月1日至1985年5月1日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装备的军常服,也是解放军装备时间最长、发放数量最大的制式服装。它是我军第三代军服,充满传奇色彩,曾为全国人民所喜爱,还影响了世界军装发展,引发国内外军服收藏研究者的兴趣。 上世纪60年代中期,解放军取消军衔制度,55式军服退出历史舞台,65式军服取而代之。其设计理念简洁、朴素、实用,突出老红军传统,强调官兵一致、整齐划一,“一颗红星,两面红旗”(红五星帽徽和全红领章)是显著特点,领章背面还写有官兵姓名。干部与战士通过上衣口袋多少区分,不同兵种军服颜色有别,陆军为国防绿,空军是上绿下蓝,海军最初为深灰色,70年代后改为白色、藏蓝色。同时,它取消了大檐帽和无檐帽,全军男女战士统一佩戴解放帽;取消了军衔领章和肩章;海军干部战士军服颜色一律改为灰色,取消水兵服;女兵夏装取消裙服。 在1965 - 1985年期间,65式军服进行过多次改进,出现了71式、74式、78式等改进型,但整体变化不大。 65式军服有着广泛的历史影响。由于当时解放军数量多达500多万,其产量极高,在20多年间深深影响了其他行业的服装,成为全民服装和那个时代的标志之一。对于穿过这套军服的老兵们来说,它是青春的见证。 不过,65式军服也存在实战弊端。它功能单一,品种少,战士打仗、工作、训练和生活都穿同一套衣服,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设计有缺陷,如海军水兵戴解放帽工作时帽檐影响观察、纽扣易引发事故;隐蔽性差,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全红领章和帽徽易成敌军瞄准点;指挥不便,只能通过上衣口袋数量区分干部和士兵,部队建制打乱时士兵难分辨指挥人员。 随着时代发展,70年代末65式军服布料滞后、形式单一等问题愈加突出。80年代初,中国开始研制新一代85式军服,1984年大阅兵时,阅兵部队穿着新式军服亮相。85式军服的推出,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道路向前迈进一大步。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9: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
00:00 / 04: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9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5: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