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1月前
鸡骨草是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nce)的干燥全株,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因茎枝细长似鸡骨而得名。作为岭南地区传统草药,其根、茎、叶均可入药,但种子含毒蛋白,需严格去除。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介绍: 一、传统药用价值与现代研究 核心功效中医认为鸡骨草性凉,归肝、胃经,具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功,常用于: 肝胆湿热证:如黄疸、胁肋胀痛、口苦尿黄(《岭南采药录》载其治 “黄食证”)。 消化系统疾病:胃脘胀痛、乳痈肿痛及急慢性肝炎、胆囊炎。 风湿痹痛与跌打损伤:可祛风除湿、活血散瘀,鲜叶捣烂外敷可消肿止痛。 现代药理机制其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如相思子碱)、三萜类等,研究表明: 保肝护肝:降低转氨酶水平,抑制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修复(临床用于慢性肝炎辅助治疗)。 抗炎与免疫调节: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增强巨噬细胞活性。 利胆作用:促进胆汁分泌与排泄,缓解胆囊炎症。 二、临床应用与配伍 经典方剂与中成药 鸡骨草胶囊:含鸡骨草、茵陈、栀子等,主治肝胆湿热型肝炎、胆囊炎。 复方配伍: 配茵陈、田基黄 —— 增强利湿退黄之力,治黄疸。 配白芍、枸杞子 —— 疏肝养血,用于肝郁血虚之胁痛。 食疗应用两广地区常以其煲汤,如: 鸡骨草煲猪横脷:清热利湿、健脾消滞,适合湿热体质。 鸡骨草煲红枣:辅助调理乙型肝炎湿热证,需连服 1-3 个月。#中药材#草药#识百草
00:00 / 08: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0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0
00:00 / 05: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5: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