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共情(同理心)的层次及操作要点 一、共情层次划分 1.初级共情(表面回应) · 特点:仅复述事实或情绪,未深入需求,易引发防御心理。 · 案例: · 场景:学生因考试失利哭泣,老师说:“别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 · 问题:泛化安慰未触及学生焦虑根源(如家庭压力或学习方法问题)。 2. 中级共情(情感共鸣) · 特点:能识别表面情绪,但未探索深层需求。 · 案例: · 场景: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社工说:“您孩子工作忙,能联系上就行。” · 问题:忽略老人孤独感与情感需求,仅以“合理化”回应。 3. 深度共情(需求挖掘) · 特点:通过开放式提问和换位思考,揭示隐含需求。 · 案例: · 场景:妻子因丈夫长期加班冷战,丈夫回应:“我知道你孤单,但工作太忙。” · 改进后: · 丈夫:“你说的孤单感,我之前没意识到。要不我们周末抽一天专门陪你?”(情感共鸣+具体行动)。 4. 高级共情(认知重构) · 特点:帮助对方跳出认知局限,提供新视角。 · 案例: · 场景:学生因被同学嘲笑而愤怒,咨询师回应:“你感觉很不舒服,因为你不知道如何阻止这种嘲笑。” · 效果:学生开始思考应对策略,而非陷入情绪漩涡。 二、共情需要避免 否定情绪 急于评判 过度卷入 #情绪价值 #沟通 #精神内耗 #情绪价值拉满 #心理学解读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8: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