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又名四股弦,是河南省古老的剧种,主要流传于陕南、鄂北、皖西、山东及河南各地,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在南阳等地流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越调除戏曲形式外还有曲艺和木偶两支分支。木偶的越调分支在南阳一带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间职业木偶艺人至今仍十分活跃。越调的主奏乐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后来一般用坠胡。越调自诞生地四外流传时,“音随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南边”等地域流派。上路越调以南阳为中心,是越调的母调。唱腔质朴、婉转、细腻、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犷、大气,间有秦腔的元素。下路越调以许昌、漯河、周口为中心,又称“小越调”。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点。南边越调以襄阳为中心向十堰等地扩散,与上路越调比较相似。本段的原唱者申凤梅老师是一位成绩卓著的越调表演艺术家,以“活诸葛”蜚声剧坛,同时在近200个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剧中扮演过生、旦、净、丑等各种行当的角色,可谓“生旦不挡,悲喜咸宜”。其代表作有:《孔明出山》、《舌战群儒》、《华容放曹》、《卧龙奔丧》(《诸葛亮吊孝》)、《七擒孟获》、《收姜维》、《失空斩》等。本段《原来是刘皇叔迎接孔明》是申凤梅老师原唱。敬请欣赏。
00:00 / 04: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9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82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