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舰:中国海军两栖作战新成员。 作为中国075型两栖攻击舰的第四艘舰艇,湖北舰(舷号34)是人民海军迈向深蓝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该舰于2023年12月下水,经过近一年的海试后,将于今年正式服役,成为继海南舰、广西舰、安徽舰之后,又一艘以省级行政区命名的大型两栖攻击舰。 设计与性能:海上登陆的“多面手”。 湖北舰满载排水量约4万吨,舰长232米,宽36米,采用全柴联合动力系统,最高航速23节。其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两栖投送能力: 立体登陆能力:可搭载30架各型直升机(如直8、直20),实现垂直兵力投送; 平面登陆装备:坞舱可容纳多艘气垫登陆艇(如726型),配合两栖装甲车,快速抢滩; 无人机协同:甲板适配舰载无人机,执行侦察、火力打击等任务,提升战场感知与打击效率。 命名背后的深意。 根据中国海军命名规则,航母、两栖攻击舰等一级舰艇以省级行政区命名。湖北舰的命名既是对湖北省军民融合贡献的肯定(如武汉701研究所曾参与多型舰艇设计),也延续了“舰城共建”传统,未来湖北省将为该舰提供后勤保障支持。其舷号“34”遵循两栖攻击舰以“3”开头的编号体系,与海南舰(31)、广西舰(32)、安徽舰(33)形成序列。 战略价值:从近海防御到远洋投送*。 湖北舰的入列标志着中国两栖作战能力的全面升级: 远洋任务:可执行岛屿攻防、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如亚丁湾护航或海外撤侨; 体系化作战:与055型驱逐舰、054A护卫舰协同,构成航母编队的重要补充; 技术迭代:虽未配备电磁弹射系统,但其全直通甲板与模块化设计为未来升级预留空间。 中国造舰速度的缩影。 湖北舰的快速建造得益于中国造船业的突破:模块化拼装、新型合金钢材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075型舰“下饺子”成为现实。 2024年,中国海军下水舰艇总吨位达11万吨,远超美国的6万吨,其中包含1艘076型两栖攻击舰、3艘052DL驱逐舰等,彰显了“中国速度”背后的工业实力。 作为“准航母”,湖北舰不仅是一艘战舰,更是中国海军从黄水走向深蓝的象征。它的入列,将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提供更强支撑。#正浩防务 #军事 #海军 #武器装备 #军舰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8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3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