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2024 的碎片:驱赶 标题来自完成毕设后对经验贴的重写,对我来说,驱赶是旅游的另一种表述,但是带有强迫的意味,以及需要将宾语限制为“我”。我在经验贴总结里这样讲,“我曾暗忖要打开逼仄晦暗封闭的自己。我尝试沿着岷江水系把自己驱赶到‘富有诗意的地方’,我把自己埋到佶屈聱牙的散文和小说里,我似乎变得越来越自由且散漫,但好像并没有真正被‘打开’,如今我还要继续努力成为一个正常人。” 事实上,我并没有主动驱赶自己到雪山下、河流旁,更像是“被驱赶”,好在是“走出去”这件事确确实实发生了。 BGM 是惘闻的 Rain Watcher,事实上,用那段时间常听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是更合理更自然的一件事,但我没这样做,以及我也忘记那段时间会听什么了。视频整体上还是线性地记录了四次出行,青城山和都江堰南桥、汶川映秀和四姑娘山、峨眉山和重庆。在剪视频的过程中,我会时常发现自己既无天赋也无学习的耐心,所以灵感总是处于枯竭状态,但也许这就失去了这样做的意义,我可能只是需要一种记录生活的手段罢了,然后用那些不寻常的嘈杂的器乐声给这些片段糊上一层假想的情调。 我时常在很想出去游走的瞬间,会突然感到,走在这些人造的或非人造的庞然大物下面,好像也很无聊,虽然每次真正走出去之后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这不免让我思考起旅游对人生的作用,如果 city walk 也可以称之为旅游的话。 从人生的坐标轴整体来看,大部分人类的生活也许都近似是具有很小 Lipschitz 常数的连续函数。然而旅游是一种间断点,并且是可控的,嵌入在这种无聊的连续中时,使得生活越过了那个很小的常数,它就会带来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但也许人不能妄想住在旅游中,就像《人肯定不能妄想住进台风之中》那样。 #旅游 #雪山 #山 #水 #随手拍
00:00 / 05: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并非一本教育捷径指南或励志鸡汤,而是一个女孩挣脱原生家庭的真实记录。作者塔拉生于与世隔绝的山区摩门教家庭,在废料场长大,从未踏进教室,不知何为洗手。暴力、控制与封闭构成她全部的世界。 十七岁,她通过自学考入大学,从此踏上撕裂与重建的求学之路。从杨百翰到剑桥博士,她征服学术高峰,却陷入更深的内心战争——每一次常识的建立,每一次自我边界的确认,都成了对家庭的背叛。穿贴身衣物是堕落,申请助学金是耻辱,就连生病吃药,都成了信仰的叛离。 真正的艰难,并非技能的习得,而是重塑对自我的定义。当她父亲执意为她“驱魔”时,驱的不是恶魔,而是她日渐苏醒的自我。即便理智清醒,情感的爪牙依然深嵌血肉——父亲一句“无论你在哪,末日来临我会接你回家”,就足以让她在剑桥的公寓里崩溃整年。 家是人类的信仰,叛离家庭,近乎精神自杀。但有些鸟注定要飞往属于自己的山。这本书不是成功学的样本,而是一封写给所有被困者的书信:你可以定义自己,哪怕代价是捣毁原有的巢穴。 直至结尾,塔拉仍未完全走出阴影。但那已不重要——她已确认方向,并长出强健的翅膀。真正的自由,是你无需记得自己有翅膀,只要望向想去的地方,便能自然而然地飞去。 #dou+上热门 #读书分享 #阅读是一种习惯 #今日分享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