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漫歌 张新贵 案头的书卷翻开又合上,指尖掠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行墨迹时,暮色恰好漫过窗棂,将字句晕染成一道悠长的剪影。忽然惊觉,这读书治学的岁月,原就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长路,我们皆是踽踽行者,在“上下求索”里,丈量着知与未知的距离,也读懂了“学无止境”这四字的千钧重量。 曾以为读书是渡岸,待到把典籍读遍、把道理悟透,便能抵达“全知”的彼岸。那时初读《论语》,囫囵记下“学而不厌”,只当是先贤对治学的告诫,却未懂这“不厌”背后,藏着对前路漫长的坦然。后来沉下心啃一部艰深的古籍,遇着字句晦涩处,反复揣摩仍不得其解;翻一本新知之书,刚摸清些许门道,便撞见更广阔的知识疆域。就像行至山涧,原以为过了这道溪流便是坦途,却见溪水蜿蜒向远方,尽头藏在云雾深处——原来学路从不是平直的坦途,更没有既定的终点,那些以为的“抵达”,不过是下一段求索的起点。 记得年少时读屈原,总为“上下求索”的执着动容,却不知这“求索”二字,原是读书人的日常。案头的笔记写了一本又一本,旧的墨迹尚未干透,新的疑问已在纸页间滋生;书架上的书换了一茬又一茬,刚在某一领域窥见门径,便发现相邻的天地更令人心驰。就像登山,好不容易攀上一座山峰,以为能俯瞰万物,却见远处群峰连绵,更高处云雾缭绕,引得人脚步不停,只想再向上,再向前。这便是学路的妙处,它从不会让你因一时的所得而停滞,反而会在每一次“知不足”的觉醒里,催着你继续跋涉,在“上下求索”中,触摸更辽远的风景。 有时也会生出倦怠,望着满桌的书卷、未解的疑问,竟不知这漫长的路要走到何时。可每当此时,再念起“路漫漫其修远兮”,便又觉心定。就像夜行的人见着星光,这诗句便是学路上的灯火,照亮那些迷茫的时刻,也提醒着:治学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所谓“无止境”,从不是负担,而是馈赠。它让我们永远保有对知识的好奇,永远有可奔赴的远方——今日为一句古训辗转思索,明日为一个新知潜心钻研;此刻在典籍里与先贤对话,彼时在实践中验证真知。这一程程的求索,不是为了抵达某个终点,而是为了在行走的过程中,让心智愈发丰盈,让眼界愈发开阔。 如今再伏案读书,少了几分“求速成”的浮躁,多了几分“逐长路”的从容。遇着难解的谜题,便暂且放下,待日后再拾起重读;碰着陌生的领域,便沉下心来,一点点搭建认知的阶梯。就像屈原行吟泽畔,虽知前路漫漫,却从未停下求索的脚步,我们在学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37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