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无数的星星。 这首诗是清代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渔船上灯光的景象,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首句“月黑见渔灯”,设景在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渔船上的灯光成为唯一的光源。这种对比强烈的描写,既展现了夜的幽暗,也突出了渔灯的明亮。 “孤光一点萤”,这里通过“孤光”和“一点萤”两个词的运用,形象地描绘了在浩瀚的夜色中,那微弱的灯光就像萤火虫一样显得孤单而微小。 接下来的“微微风簇浪”,描写了微风拂过水面,带起层层波浪的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一句“散作满河星”,则是将渔灯在波浪中摇曳、破碎的光影,比喻为点点繁星洒满了整个河面。这样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诗的视觉美感,也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河畔。 整体来看,查慎行在这首诗中通过精致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把一个平常的景象转化为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古诗词 #小学必背古诗 #小学语文 #中华好诗词 #日积月累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08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5
🌌二年级必背《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注释: 月黑:不是 “月亮变黑了”,是没有月亮的黑夜,像晚上关了灯、拉上窗帘的房间,黑乎乎的。 渔灯:渔民船上挂的灯,就像娃晚上用的小夜灯,亮闪闪的,能照见船上的东西。 孤光一点萤:“孤光” 是单独的一束光,“萤” 是萤火虫,意思是渔灯的光孤零零的,像一只小萤火虫在黑夜中亮着,特别小巧可爱。 微微风:轻轻的风,像妈妈用扇子给娃扇的小风,不使劲却能感觉到。 簇浪:“簇” 是 “推起、聚拢”,“浪” 是河里的小波浪,指微风推起河面的小水花,像娃用手在水盆里划出来的小波纹。 散作满河星:“散” 是 “散开、分散”,指渔灯的光映在波浪上,一下子散开,变成满河亮晶晶的 “星星”,像把碎亮片撒在水面上。 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查慎行,他特别会写夜晚船上看到的景色,被称为 “以诗记游” 的诗人。查慎行坐船旅行时,晚上没月亮,突然看到河面上的渔灯,又遇到微风掀起波浪,灯光散成满河 “星星”,觉得特别神奇,就写下这首诗。短短 20 个字,把 “黑夜→渔灯→波浪→星光” 的变化写得像小动画,二年级的小朋友读着,就像自己也在船上看夜晚的河景一样。 家长们可以这样带娃玩着学:先找一个手电筒(或手机手电筒),晚上关小灯模拟 “月黑”;让娃举着手电筒照在墙上,说 “这就是‘月黑见渔灯’,黑乎乎里的一点亮光”,再把光斑调小,说 “看,像不像‘一点萤’的小萤火虫?”;接着准备一个水盆,装满水,让娃用手轻轻划水(仿 “微微风”),再把手电筒照在水面上,说 “你看水面的光散开了,是不是‘散作满河星’?”;背诗时让娃边举 “手电渔灯” 边念前两句,边划 “水盆波浪” 边念后两句,把古诗变成 “黑夜光影游戏”,娃记诗又能感受夜晚河景的美~ #唐诗 #古诗词的魅力 #原创动画 #启蒙早教 #小学语文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第66集|他从孤灯里看见整条银河《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中心思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动人的河上夜景。在无月的黑夜,孤独的渔灯如萤火般微弱,但微风拂过,簇起波浪,这点孤光竟化作满河繁星。诗人通过暗与明、静与动、孤与众的极致对比,赞颂了平凡事物在特定瞬间焕发的惊人之美,传递出微光也能汇聚成星海的深刻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微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春。查慎行当时因岳父患病,从北京沿大运河“扶侍南归”。这首作品正是他夜宿舟中,在漫长水路上记录下的动人一刻。漂泊的孤寂与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共同催生了这首佳作。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1727),原名嗣琏,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号初白。他是清代杰出诗人,被誉为“清初六家”之一,朱彝尊之后的东南诗坛领袖。其诗多写行旅见闻,长于白描,意境清新。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他还是当代著名作家 金庸的先祖。 冷知识 1. 诗题之“书”:诗题中的“书”是写、记的意思,意为在船上记录夜晚所见。 2. 皇帝赐号:查慎行曾陪康熙皇帝钓鱼,在应制诗《纪恩诗》中写下“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的句子。康熙阅后大悦,当即传旨:“烟波钓徒查翰林进殿!”从此他便有了“烟波钓徒”这个御赐名号。 #古诗词 #国学经典 #唯美诗词 #古风 #治愈系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